那时候,江山中学没有电灯也没有自来水……

2017-08-04 15:57:00  来源: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通讯员王朝林

  苦中有乐

  1950年,江山县中就在现在县河西路与中山路交叉的东北面一小块地方,说它小,因为其实它只有一座大房子,由好多进厅堂和好几个天井组成。1737年,这里就是“文溪书院”;1906年改为“江山中学堂”;1938年,成为“江山县中学生暑期补习学校”,到了8月,改称“江山县初中学生补习学校”, 1943年,省教育厅令准改为“江山县立初级中学”,1945年,增设高中部,1947年1月15日,省教育厅下文更校名为“江山县立中学”。学校所占的面积只有两三千平米,小得可怜。

  我上学的时候,清楚地记得,靠中山路这边,自东而西是公园、城隍庙(后作为大礼堂)、一间小染坊,这些建筑的后面才是学校。西边就是县河,200来米长就向东转弯,县河的西边是马路,东边由南向北依次是县中的校门、女生宿舍、厕所、教室、教师宿舍。县河里有两座亭,靠南的叫做四角亭,有石板桥西连马路,东连县中。我进校之后,这里开辟为校门,我们进出学校,便走这四角亭。北边的叫八角亭,没有石板桥与马路相连接,却有石板桥与县中相连接;石板桥有石栏杆,高高的。县中的北边是县河,对面是救济院(又称为“育婴堂”),过不去。大概1952年,它才并入江中,1953年以后又向北拓展,拆了城墙,开辟了大操场。县中的东边是县委县政府,它们占了很大的面积。

  |图为作者手绘的江山县中地图

  当年的课堂也和现在的不一样,没有什么电教设备,只有黑板、课桌和凳子。教务处只管安排课程,不管教材练习簿之类。课本和练习簿要学生自己购买,或向老生借用。所以一开学,正元书店和乐群书社,是我经常跑去的地方。那时的课业也不重,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我经常到八角亭玩,爬到楼上看街上人来人往,这里距离北门只有百米之遥。下午没有课,我们几个调皮鬼就到脚踏车店里,租一辆破旧的脚踏车(每小时2000元,相当于今天的2元),拉到南徐埂学骑车,一个人骑,两个人扶着,不几天就学会了,终生受用。

  |仰止亭,俗称八角亭,建在县河上(上世纪70年代拆除)

  解放初期,学校没有电灯,晚自习的时候,点汽油灯照明。有个工友,专门管理汽灯。有个房间,里边有木头架子,架子上一排排挂着汽油灯。每到旁晚,他的任务是给每盏灯灌油、打气、点亮。每个班的值日生领取一盏提到教室,挂在中间,发出嘶嘶的响声,全班同学就在它的照耀下阅读写作业。有时灯没有气了,或者没有油了,就得拎到工友那里去加油打气。最容易坏的是灯头,它是一种丝线制作的小网兜,经火一烧,会变成一个白纱包,大拇指那么大,犹如今天的小灯泡,这东西绝对不能碰,一碰到就粉碎,得换新的。我们常常因为灯坏了而无法晚自习,在黑暗中谈笑唱歌,浪费了不少时间。

  |图为早期的汽油灯

  寝室里用的灯就是普通的煤油灯,是个四方盒子,铁条框子,玻璃面。每个寝室一盏,挂在中间,光线暗淡,昏昏沉沉的,倒很有利于我们入睡。这样的生活过了近一年,才有电灯。

  那时也没有自来水,要用水,得拿木桶到水井里吊水。整个学校只有两口井,一口在厨房旁边,要大一些,全校师生用水都靠它。另外一口在大礼堂的北边桂花树下,很小,少有人用。大井的旁边有些石头槽子,是用来洗衣服的。男女学生就在这里吊水洗脸刷牙洗衣服,早晨或下午活动课以后,井边就会有许多人,说说笑笑,等着吊水。

  那些高中生特别活跃,比如一个女同学吊水,满满的一桶提不上来,旁边的男生中就会有人叫道:“某某某,你还看着,怎么不去帮一下?”意思是他们是要好的一对,这时也确有一位某某某会在人们的笑声中过去出一臂之力。有一次,一个女同学在提水,提着,笑着,涨红着脸,叫道:“某某,快来帮一把,我提不上来了。”那位男同学马上去帮她提上来了。我一看,也不过只有半桶水,可能她力气小,真的提不动,也可能他们的确是一对,那女同学不过是小鸟依人,撒娇罢了。

  当时,在高中生眼里,我还是个懵懂的小孩子,不屑一顾,但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女生宿舍就在县河边,对着县河开了一扇门,门外有个小埠头,边上有一棵杨柳树,树下有几级石级,人们常常可以看到女同学在杨柳树下洗衣服。没有自来水当然就没有淋浴,但有浴室。所谓浴室,就是一间长方形的屋子,里边有两个用水泥浇成的水池子,水池子一大一小。大池子是让人们下去洗澡的,小水池是加热的,它中间安装一只大铁锅,锅子下面是烧火的灶膛。要开放一次浴室,得派一个班的学生吊半天的水,灌满两个池子;还得派一名工友烧火,当时烧火的燃料是砻糠,一畚斗一畚斗不停地向灶膛里倒进去,要烧半天,水才能用。

  那时,我们的餐厅很简陋,就是空旷的房子里摆十几张四方桌子(江山人称之为“八仙桌”的),没有别的设施。我们站着吃饭,到水池里洗碗洗筷,洗好了放回餐桌。在我的脑海里,比较辛苦的是“值厨”。所谓值厨,就是在厨房里作值日工作。那时的老师是不管学生的生活琐事的,学生自己有个组织叫做“膳食会”,民主选出会长、副会长和各委员,由他们来管理柴米油盐。值厨的工作由住校生分担,每日两人,负责称米、下锅、买菜、洗菜、抬饭桶等事务。最初叫做“监厨”,以后叫做“值厨”或者“帮厨”,这制度也不过实行了一年多,以后就由总务处的老师来管理了。我做过几次值厨的工作,就叙述一天的过程吧。

  |老餐厅,原为文溪书院(1984年拆除)

  天还没有亮,才四点多一点,我们还在甜蜜的梦乡,厨房的工友擎着一盏煤油灯,沿着学生的寝室叫喊:“值日生!值日生!快起来,米要下锅啦!”于是按膳食会排好的名单,头一天晚上得到通知的人,便在睡梦中醒来,起床,拿出前一天值日生移交的钥匙,跟工友一起去仓库,打开门,称出所需要的米,抬到厨房,帮工友一起倒下锅;又去拿出早餐吃的菜,交给菜灶的工友,下锅。稀饭烧好了,一大桶一大桶的抬到饭厅里去,放在饭桌之间的缝隙里,布局要合理,便于每个同学盛饭。这样,早晨的工作告一段落。吃了早饭,工友买菜买柴,值日生验收;然后是洗菜;中饭烧好了,一大桶一大桶的抬到餐厅。下午照样,洗菜,抬饭。晚上,记账,向膳食会报账,一天的值日工作结束。

  讲到睡觉,当年的床铺现在已经没有了。我们睡的都是双层通铺,几根木头柱子加些横梁,打成架子,铺上木板,就是我们的床铺。一长溜的靠着墙壁,分两层。睡下铺的人只能坐直,就寝时只能从自己的铺位上爬进去,早上起床先坐着穿好上衣,然后爬出来穿裤子。睡在上铺的人头顶当然空旷,高至屋顶,可以站直跳跃。每个人的铺位只有两尺来宽,两个人头对头平排睡,一个左侧卧,一个右侧卧,两个人可以互相吸到对方的气息

  因为刚解放,师生的警惕性很高,还组织了护校队。现在想来,这个组织除了护校之外,还有个作用,就是增加同学交流的机会,加强同学间的友谊。各班排好名单,轮流值日,轮到的人手臂上套个红袖套,坐到校门口,不许陌生人进校,也不许同学没有请假条就出去;晚上熄灯以后,提着马灯到每个寝室查铺,看有没有陌生人住宿,还有谁没有来就寝;不分男女寝室,一律要查。坐在校门口值班的人至少有两个,往往从不同的班级来的,这个班来个男同学,那个班来个女同学;有时进出校门的人,碰到熟人值班,便坐下来谈笑一会;值班的人和进出校门的人,一回生,二回熟,碰见多次了,也就成了好朋友。

  我就因为值过几次班,碰到过许多半生不熟的人,发生过意想不到的事情。说得简单一点吧,有一天,我匆匆的走在长长的走廊上,突然前面出现一个女同学,她不吱一声,伸手就塞给我一双袜带——用宽幅的松紧带缝制成的把袜子紧绑在小腿上的带子,这东西在当时是新鲜事物,许多人只用布条子扎袜子呢,松紧带可算是奢侈品了。

  当时我很惊愕,她是谁?哪个班的?为什么给我?她走过去之后,我才想起,似乎是在护校值班的时候见过面,谈过话。她并不漂亮,剪着齐耳短发,穿着士林布的旗袍,见面总是笑眯眯的,给了我极好的印象。以后她又给过我鸡蛋、花生等食品。我心里非常感激,觉得她真好。于是我们来往就多起来了,有事没事在一起谈谈话,还拍过照片。以后怎么失去联系的,我真的一点都不记得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没有说过分手之类的话。这难道就是初恋吗?不是吧,因为后来给我东西来往密切的女同学还有好几位呢。

  作者简介

  王朝林,生于1937年1月,浙江江山市人,中共党员。1950年至1956年就读于江山中学。 1960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学院中文系。1961年至1997年任教于江山中学。一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和教学法的研究工作。曾是中国中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会会员、浙江省语言学会会员、浙江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衢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曾是江山市政协委员、衢州市拔尖人才。1986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特级教师称号,1997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著作有《中学语文教学法》、《一个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坛留言》、《学习作诗填词》等。

首页  上一页  [1]  [2] 
作者:通讯员王朝林   编辑:汪碧莹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视频 更多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图说衢州 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