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寸光阴都在衢水墨香中饱满

2018-06-26 10:45:17  来源: 龙游广电  

  衢水七月,一江碧玉。夏花妖绕,翠绿成荫。听一声风的呢喃,舀一杯清清的江水,轻拥岁月的温馨。倚在老家的梦幻里,一袭轻盈的暖香,悠悠远远。我用深情为笔缱绻研墨,书写一行绿色的诗笺……

  衢江在流,画舫在游。我站在游船的尾部,用目光审视白色的浪花,用清心感受时光。望着天际上的云舒云綣,云影空蒙摇曳着夏的变幻,俯首青草地边的大自然雕琢,日月的风华催绽开放的小花。衢水如玉,粒粒珠玑,隔着江水远眺,能看见老家美景,一分记忆,一种深情。

  在这里,雨丝已化成一股股清流,浇灌着凤翔之洲,养育着世代子孙。一块块大小不一的沙地铺张开来,有水牛,有桑园,有炊烟,男人锄地,妇女綄衣,田园牧歌的水墨长卷,走过长长的季节,收获着丰收的喜悦。江雾渐渐散去,明亮而深远的美景尽收眼底。白帆已伴随江水远去,只有芦苇立足于此。光线敛约,芦苇丛中白鹭掠过,又歇足其间,声响聒噪,反而显得芦苇的静谧安详,静默不语的和发出声响的,共同应对着时光。没有人会听到芦苇的声响,芦苇的气息素来是温和、素淡,还有些许薄薄的寂寥,像极了旧日里清瘦的文人,轻轻地来,轻轻地往,静静地翻书,静静地行文,少与人交接而乐于自处。文人的清高也在于立身不靠曲时阿世和盘根错节的关系,而是靠一己的诗文,它们是立身的坚定之本。修长之形总是能给人怡悦,由于修长,就有了玉树临风的清洁,内含风骨,细腻脱俗。

  优美的风景要用心去欣赏,去感受,江风吹来,轻盈细腻,让人感到无限惬意。江雾又从远处飘来,飘飘欲仙整个古村。古朴的民居更趋古朴,水光映照的古屋,任岁月梳洗。念想老屋,感受来自内心的温暖。

  不错,那是桑树。衢江水岸多桑园。紫红色的桑葚,总是那么有力地诱惑着我的童年,从挂果开始,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们总是情有独钟地守在树下,看桑果一天天的变化。我们发现,刚挂果时,桑葚的颜色绿莹莹的,像翡翠,漂亮极了;慢慢地变得黄澄澄的,又像琥珀;过不了多久又变得红彤彤的,像绛珠;待到红得发紫、紫得发黑的时候,就肯定大熟了。成熟时的桑葚胖嘟嘟的,紫黑紫黑,粒粒饱满,像一串串黑珍珠,令人垂涎欲滴。这时,小伙伴们便蜂拥而上,大把大把地采摘桑果,直吃得我们嘴角四周黑黑紫紫的一大片。想到这些,唇齿间顿感酸酸的、甜甜的。

  盈盈衢江,静水流深。流到后滩,江面更加辽阔。水北是白地圩,曹垄两村,即现在的红木小镇。水南为七都村。七都古称上浦,旧时村中有徐氏宗祠,供奉着先祖徐天民画像。徐号水南,生活在明万历年间,精通理学,注重修身立德。知县万廷谦曾搜集徐天民诗稿付梓,并作有《徐水南先生诗叙》,称其“清风亮节,直当与龙丘千古并躅”。七都是我老家,从小就熟知徐天民的事迹。在我的心里,先生乃一谦谦君子:学识渊博不是为了征服别人,而是为了看清自己的渺小;财富的丰厚不是为了炫耀奢华,而是增加扬善的担当;力量的强悍不是为了欺压弱小,而是为了承当更多的使命。

  衢江水岸的沙滩,或水汀,或绿渚,生长着一种叫红蓼的植物。成片地生长,茫茫然然。花穗骨朵都较小,红白相间,虽不妍丽却也好看。大红蓼更像是小树,茎杆有大拇指粗细。我在水南先生诗稿中读到过“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霁天空阔,云淡梦江清”的佳句,区区野草,居然被先生写得如此美妙,如此灵动。我于是更加关注这种野草了。我真的要感谢家乡先贤的不俗,在我幼稚的心灵中涂抹了一层古典的美色,让我以后有了更好的审美。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这里发生过荒滩造田的历史巨变。那年冬天,工地上彩旗飘扬,喇叭声响,成百成千的民工,举着农业学大寨的牌子,唱着农业学大寨的歌曲,早出晚归,战天斗地,口号是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教山河换新貌。接着,金华地委工作组进驻七都村。我作为生产队里的一名社员,天一亮就和大家一齐上工地,挑沙挑石、修路、修渠道。从衢江到工地至少有五百米的距离,我打着赤脚,一上午要挑十五担石头,每担二百多斤,担担都是用秤称的。

  更有意思的是,我曾经为此写过一个组歌,让大队文艺宣传队排练演出。事情是这样的,地委工作组有位姓周的女同志,说要把后滩造田的先进事迹编成文艺节目,拿到金华城里去演出。她要我编剧本,编一个组歌,一共六节,有朗诵、独唱、合唱。内容是东风浩荡红旗飘,批林批孔斗志高;七都儿女多壮志,后滩造田争英雄;十里渠道水长流,十里荒滩绿油油;后滩变成金银滩,大寨精神放光芒。周同志表扬我编得很好。几年苦战,后滩造田二千五百亩,修了公路,修了渠道,修了抽水机埠,田成方,路成网。水田种水稻,沙地种棉花芝麻等经济作物,荒滩真的变成金银滩。我们的昔日汗水已幻化成眼前的风景。

  游船缓缓而行,一片片艾草在风雨中摇摆,散发着迷人的清香。素幽的清香一直氤氲在已然泛黄的诗卷里。江边的艾草,长势极旺。它临水而居,青碧碧的茸茸叶片,脉络清晰。叶形如菊叶,饱满莹润,泛着清亮的光泽。在那青翠浓密的百草丛中,卓然挺立,如临水照花的女子,淡淡然,浅浅笑,温婉柔美。看似那么平常,香味却与众不同,有一种浓浓的苦辛味。

  这是我自小熟悉的香味。是药香,微麻,气息脉脉袅袅,沁入心肺。轻轻地掐一片艾叶,叶面碧绿,背面灰白。送到鼻端,深吸气,家乡的味道,儿时端午的味道,扑鼻而来。

  江水流逝,清清浅浅的老家美景,邂逅灵魂深处氤氲的文字,深入心间,流淌笔尖,融进纸背。正如江边的禾苗,一如既往地茁壮成长,我的心也一如既往地遐想,每一寸光阴都在衢水墨香中饱满。

作者:   编辑:汪碧莹
分享到:
最新视频 更多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图说衢州 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