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69年前的故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深受压迫的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了主人。而在这之前,常山就迎来了解放。
1949年5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抵达常山,不费一枪一弹,从北门进驻常山县城,常山宣告解放,全县上下沸腾。
69年后的今天,不如让我们跟着老照片一起,回到过去,重温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1949年5月4日
常山
5月4日
解放军从常山北门
进入县城
北门街
”
当晚常山县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发布安民布告,宣传共产党方针政策,开展军需民食供应、肃清国民党军队残余、组织参军支前等工作。
5月8日
常山人民欢庆解放
地点在当时的杨家花园
也就是现在的文峰广场
”
5月8日
当时《中原日报》
头版刊登
常山解放的新闻报道
放大图
”
”
5月17日
常山军管会行政部
召开庆祝常山解放
军民联欢会的通知
”
常山解放虽然已经过去69年了,
但很多人都曾经亲历过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跟着小布,一起来听听看他们的亲身感受。
邹鼎山
打开大门迎接解放军
今年101岁高龄的离休干部邹鼎山,于1938年入党。1949年5月4日解放军进城,5月5日,常山县临时人民联合办事处成立,邹鼎山被推选为办事处主任。5月9日,常山开化支部成立,邹鼎山任支部书记。为了配合解放军进军,常山县临时人民联合办事处、常山开化支部迅速开展工作,为筹粮支前、收缴地方武装、安定社会、恢复生产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陈修杭
赶到现场为解放军做事
1949年,23岁的陈修杭在何家乡一所学校当老师,是一名思想进步的青年。5月4日那天,陈修杭听说解放军要解放常山,立即与一位名叫毛以礼的同事连夜从何家赶往常山县城,希望为解放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到了原湖东乡上埠村傥溪桥,碰到了解放军的哨兵,哨兵看他们学生打扮的模样,简单盘问后就放行了。进了城,陈修杭看到一路都是荷枪实弹静悄悄坐在街边休息的战士,激动不已,决定也参加革命。
詹昌春
受感染马上就去参军
常山解放的那一年,詹昌春刚15岁,是常山简易师范学校的学生。5月4日解放军进驻常山时,很多常山百姓十分恐慌。詹昌春一家老小就逃到了外港凉亭那里。第二天,有人兴奋地从城里跑来告诉大家说,不用害怕,进城的是共产党的解放军,跟以前的部队完全不一样。在接触后,詹昌春深切感受到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毅然参军。
刘志华
解放军亲了我好几口
家住辉埠镇童家村的刘志华当年10岁,那天他和父亲拉着一车柴火到县城北门街。这时,一根木柴掉了下来,后面刚好走来一队解放军战士,其中一人帮他们把木柴拣起来。刘志华父亲连忙致谢。这名解放军战士注意到了刘志华,问他几岁了,读书了没有,最后,还把刘志华抱起来,在他脸上亲了好几口。那位战士的胡须很长很硬,扎在刘志华的脸上有点痛。
郑士贤
家里的生意照样做
1949年,郑士贤是一个6岁的小孩,家住大东门,祖祖辈辈都是做面条的。5月4日郑士贤早上起床后,看到对面一户人家的楼上住着好多的解放军战士,他们纪律性很强,待人也相当和气。郑士贤就和一群小孩子唱起了民谣“红屁股打倒白屁股”,解放军战士听了一点也不生气,冲着他们直笑。
长年屹立不倒的文峰塔
见证着常山的岁月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