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信诈骗中,银行成为防范电信诈骗的“最后一道防线”。2016年,龙游县各家金融机构的员工在接待客户和办理业务过程中,善意提醒客户防止上当受骗,指导帮助客户及时识破骗局,成功防范各种诈骗案件10余起,避免客户资金损失20万余元。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在银行案类中占比呈上升趋势。不法分子利用短信或电话,编造各种身份和理由,诱骗事主的身份证号、卡号、密码或直接要求汇款、转账,骗取钱财。
3月初,张老太拿着辛苦存下的10多张存单要求提款,共计10余万。张老太是柜员徐爱萍的老邻居,一次性取出这么多钱,张老太却也不肯透露这笔存款的用途。徐爱萍觉得事有蹊跷,便以现金不足为由请张老太下午再来提款。中午下班后,徐爱萍特意去张老太家里了解情况,原来老太认识一个收藏品店的老板,对方给她介绍许多藏品,保证每年有50%的升值空间,还承诺急用钱时能全额退款。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于是,徐爱萍以客户的身份给“收藏老板”打了电话,故意要求退货,却被告知他并不是搞收藏投资的。这时,张老太才明白过来,这是一场骗局。
金融机构的“多管闲事”让人温暖。比如了解取款汇款人的资金用途,或看看办理业务的种类,再或多留意客户的神情,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很可能就保住了客户的血汗钱。
4月21日下午,李师傅神色匆匆地来到农信联社桥下分社办理密码挂失业务,他在前台填写申请书时,值班保安黄志敏看他慌里慌张,便多打听了几句。半小时前,李某接到一个“民政局办事人员”的来电,通知他领取父亲丧葬费。两星期前,李某老父亲确实去世了。一会,李师傅又接到自称是民政局领导的电话,对方指令他不要挂电话,到ATM机在15:00前输入赔付编号:187308,其父1万多块钱的丧葬费就会立马转到他的账户上。李师傅信以为真,赶到就近的银行,结果一慌忘了密码。“丧葬费领取一般不会单独联系家属,更何况他还用手机给你打,按道理说应该是座机。”经过黄志敏的分析,李师傅当时还将信将疑。此时“民政局”又来电,黄志敏接过李师傅的电话刚问了一句:“你是哪个地方的民政局的?”电话那头马上挂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