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二孩”后上学会不会更难
本地人口学位吃紧,扩班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外地孩子恐被挤出
在采访中,符合政策的家长几乎表达了同样的担忧:“第二个孩子上学是不是更难了?”
“人口数量直接影响不同学段教育机构的规模和资源的配置,对学前教育的影响首当其冲。”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学前教育系主任华爱华对记者说。
以一线城市北京为例,2007年“金猪宝宝”带来16.1万人的生育高峰,2008年“奥运宝宝”再创17万人之高,2012年“龙宝宝”攀升至22万人的新高度。由此带来的直接民生问题是“入园难,难过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收费”。
“北京有一个特殊情况,占人口总数37%的常住外来人口,其子女的教育问题要在北京解决。事实上,逐年增加的人口以及外来人口的涌入,使北京一直处于高生育、高入学率的阶段,我们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一直供不应求。”北京市教委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对记者说。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1月23日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211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5.5万人。而《2010—2014年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显示:2013至2014年度,北京市幼儿园由前一年的1305所增加到1384所,小学数量基本上没有增加。
人口在增加,教育机构数量变化不大,教育承载能力应接不暇成为必然结果。“‘单独二孩’政策的出台警示我们,要科学对待人口与教育的关系,将它作为一个常项来开展,掌握人口出生的峰谷交替规律、人口高峰的年龄结构在不同教育阶段的滚动趋势,以准确判断、布局教育的发展规模。”华爱华说。
全国特大人口城市——四川省成都市,2013年全市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635万人,目前已达历史峰值。记者与该市武侯区计生部门联系,他们现在无法回答“单独二孩”后具体增加的人口情况,而相关政策还在制定过程中。
记者从武候区教育局了解到,2013年武侯区入园儿童数约1.1万人左右,小学入学人数为1.2万人。“实际上,2005年至今,武侯区入学的很大一部分压力来自随迁人员子女的持续增长。目前基础教育段随迁子女比例已经达到总数的60%左右。”该区教育局小教科科长罗虹介绍说。
浙江省是全国第一个正式落地“单独二孩”政策的省份,政策落地后教育资源如何跟进?“我市每年小学招生人数在3万左右,现在计生局还没有确切的数据,预估未来每年将增加三四千名孩子。”杭州市教育局初中初等教育处处长蒋锋对记者说,“关键是这两年,我们的学位已经非常饱和了,为了保证入学只能扩大班级规模。”
“扩班后教育质量肯定会下降。”蒋锋坦言,“我们的教师配备、教育资源的配备,是按小班化来设计的。新生人口增加,而教育规划还没有做大,只能解燃眉之急,先解决人进来的问题,再实现小班化发展目标。”
采访中,多地教育部门官员以及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如果资源不足,有限的学位一定会先提供给本市户籍人口,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必然被“挤出来”。
有几分残忍的取舍,事实上已经在许多一线城市实行着。北京市、上海市许多公办幼儿园在招生简章中明文规定招收“具有本市户口的适龄幼儿”,一些幼儿园在招不满本地生源的情况下会考虑招收外地户籍幼儿。小学招生对户籍的要求亦是如此。
在中小城市以及县级城市,当地相关部门的预测情况还算良好。“山东省潍坊市2013年新入园孩子数是8.23万人,小学入学人数11.1万人。”记者采访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学前科科长周立明时,他提供了这两个数字,分析一下这组数据可以看出,2016年该市由幼儿园入小学人数将比2013年减少近3万人。
此外,未被抑制生育意愿的西部少数民族聚集地,其教育资源受到“单独二孩”政策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