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山,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发生着:
”老板,多放点辣椒!“
”好嘞!“
常山人的一天就这样“火辣辣”地开始了——
▼
放眼望去,虽有从辣油里捞肉菜的重庆,做腌豆腐也要放辣椒的贵州,还有把油爆辣椒、擂辣椒当家常菜的湖南,可在吃辣这件事上,常山也保持着与生俱来的战斗力,绝对不含糊。
不信?一个国际级斗辣大会即将在常山上演!1月17日-18日,中国首届常山鲜辣美食节暨世界首届斗辣会即将举行。
不过,咱们常山人的“辣”有点不一样,有何独特之处呢?跟着小编去了解一下吧——
难以忘怀的辣炒辣至味
在中国,各地吃辣各有一套,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湖北人不辣怕,版本好几个,这只是其一。究竟哪里人最不怕辣还真不好说,常山人也是无辣不欢,但是在这话的最后,常山或许可以加上自己“辣”的极致定义:辣椒炒辣椒。
不管是哪一天,我家里如果没有了菜,不用担心,辣椒肯定是会有的,老母亲会和任何一名普通的常山主妇一样,红的、青的一把抓起,搭配起来一顿油煎爆炒,最后调味盒里一大勺辣椒籽下去,什么鸡精味精的都不需要。其它一个菜都没有,就着饭一餐就轻松愉快地对付过去了。爽!这是常山一般老百姓家里最有名的一道家常菜。
让人乖乖就范的极鲜辣味
常山自古多美食,诸如“一狗一鱼一面”名气非常之大,其最大的秘诀也是一个“辣”字。
就拿长风村的鱼来说,饭店老板是这样“吹牛”的:“只要是问我们的鱼是怎么烧的,生意咋这么红火?答案都是一大把辣椒撒下去,管你是杭州的、温州的,抗议无效,结果咋样?个个乖乖就范。”
到了吃的时候,舌头绝对是“遭罪”,尤其是第一口下去,呜呼,火辣辣地感觉,好似触电般,从舌尖直冲脑门,定力差的人必会当场跳起来,赶快喝水,这嘴巴上喷出的口气,恐怕一遇到火星便会烧了起来。只不过人这种生物很奇怪,食物搁在嘴中拼命发誓再也不吃一口了,但筷子却早已禁不住伸向了盘中……
话又说回来,若是让常山人不放辣椒,他们几乎就不会做菜了。不管怎样再三交代客人不吃辣,大多情况下端上来的菜还是辣的,老板喊来也没有用,但是就是烧菜师傅的手一抖,习惯性动作嘛,海涵一下!
那么,常山人为何爱吃辣?
常山人为何爱吃辣?说法不一。有人说,常山人喜辣,主要是来自于骨子里的辣。
川贵、两湖一带的辣妹子或者是辣汉子,情辣、爱辣、说话火辣辣!和他们比,常山人的辣有点不一样。常山还算地处正宗的江南,而且离海不过200来公里,秉承着江南人温和的性情,常山人是柔中带辣,温柔一辣。
这就有必要先提一下常山一个著名的弄堂小吃——葱饼,名唤葱饼,其实和葱并不搭界,传统烤炉烤制而成,外面看上去和普通烤饼差不多,皮很薄,里面主要是干辣椒和少得可怜的梅干菜、肉、葱花什么的,说白了也就是烤饼包辣椒。外地人很容易会被其烤饼的表象所迷惑,若是着急着一口咬下去,立马辣得满嘴起泡。
常山人就好似那个辣葱饼,外表上温润和善,深交下去,能感到一股由内而发的火辣。
秋末/摄
再说这里史上最有名气的一个人——王介。先说此人生平,《衢州府志》记载“学识渊博,善于文辞,性负气,喜直言,专交贤豪名士”。这个评价可是太精准了,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曾巩、赵忭等人和他都有着铁杆交情。
其中,王介与王安石是同学,情同手足,经常聚会唱和,交往十分密切,并持续了很长时间。宋英宗时,王安石多次“拒诏归隐”,一片叫好,不料神宗即位却奉召当上翰林学士,被士人认为其实是惺惺作态、待价而沽。王介没有和其他人一样,火爆找上门,直接舞刀弄棒的,二话不说,就是寄去一封火辣辣的送别诗联:“草庐三顾动幽蛰,蕙帐一空生晓寒”,暗讥他为富贵而所动,不能复守隐逸之士的志节,从此决裂。后来更因政见相左,并不见面,发生了几次斗诗交锋的经典轶事,次次火辣劲爆,流传千年。这就是典型的常山人的君子之辣。
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居。举凡苏轼一家,赵鼎、赵抃、朱熹等人,与常山结缘,恐怕就是常山人的这种温辣,辣得让人舒服。
南宋中兴名臣赵鼎归葬常山,最说明问题。此人一介文人,反对议和,敢于向皇帝仗义执言,和权臣朝堂争斗,一生辣味十足。赵鼎首度被贬,人生处在最灰暗失意的时期,庆幸的是他来到了常山。
常山人不仅再次点燃赵鼎的斗志,还与他共同上阵,直面奸妄,友情的热辣,战斗的火辣,短短两年,无疑成为他人生中最快意的日子。为此,赵鼎死后不想魂归故里,不求风水宝地,唯一要求是从千里之外的海南归葬常山,并在第二年得到恩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此可见常山人爱吃辣不无道理。已有考证,最早辣椒是明代在浙江的口岸从南美传到了中国,这一神奇的食材,在向内陆进军的路程中,率先在常山扎了根,也许这才是其真正的原因吧。
你爱吃辣吗?
最爱吃的辣美食是什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