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张手绘衢州地标的明信片,于千万人中相遇

2018-08-24 13:43:39  来源: 掌上衢州客户端  

  一张明信片,寄出的是祝福,收到的是幸福。如今,在明信片不仅是好友间联络感情的桥梁,也是陌生人相识的社交方式。近日,衢州自媒体人王砚秋与吴恒易手绘了一套衢州地标明信片,并计划通过微信平台,向陌生人免费邮寄出520张明信片。

  “我们经常怀念‘从前慢’的日子,却终日捧着手机,不愿提起笔与友人书写昨日心情。”王砚秋坦言,制作明信片的初衷是一种“情怀”。而这份沉甸甸的“情怀”,需要独一无二的明信片作为载体,王砚秋与吴恒易一拍即合,将目光放在一个个衢州地标上。

  巍巍水亭门城楼俯瞰四方,北门古街路口钟楼耸立,孔氏南宗家庙前儒风浩荡,高耸凌云的天王塔丈量着这块土地历史文化的厚度……“衢州是千年古城,历史的遗迹旧散落在城内的各个角落,它们见证了衢州的岁月变迁,只待我们时时回望。”王砚秋等人穿行于衢州的大街小巷,用相机镜头记录下烙有衢州印记的标志性建筑物。然后,他们一笔一划,绘下一处处衢州风貌,继而批量印制明信片。

  “见字如面,见信如晤,我们希望透过一张明信片,不仅展现衢州的城市魅力,也能让收件人再度体会到纸短情长。”因此,王砚秋与吴恒易也为520张明信片的发放制定了特别的规则——参与活动的网友可以选择成为寄件人或收件人。寄件人在明信片上留下“心里话”,寄给指定人或陌生人;收件人可以等待一张未知内容的明信片,或者提出一个问题,由王砚秋等人回答,“对于绝大多数网友而言,我们这群‘中间人’同样是陌生人。”

  免费邮寄手绘衢州城市明信片的消息在朋友圈传开后,王砚秋收到的微信提醒不断。仅过了一天时间,就有两百余位网友参与活动。有的寄件人想要通过寄出明信片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有的收件人则提问“怎样过大学生活才会有意义?”,而有的人只留下了一个地址……明信片上的内容都由王砚秋执笔书写,翻阅微信平台上的留言时,他感觉自己像是在读一段段故事。

  “希望收到明信片的人,也能感受到温暖。”王砚秋深知,人海茫茫,520张明信片如沧海一粟,他并不期待此举能产生实质性的“效益”,但王砚秋等人也为这次活动设想过浪漫的结局:“或许,一位收到明信片的人,会循着明信片的地址,去找到寄件人。两个陌生人就因为这张手绘衢州地标的明信片,于千万人中相遇了。”

  据悉,在9月来临前,520张明信片会被全部寄出。“手写寄语并不是难事,收件地址基本在浙江省范围内,但我们仍然担心明信片寄出后,有人收不到。”此前,王砚秋就因一次性购买500多张邮票引来邮局营业员的侧目,因为现在已鲜少有人大量购买8角钱的邮票了,“距离我们最近的邮筒在钟楼底,但不知道会不会定时开箱取件。”

  明信片诞生于1865年,始于一位德国画家在硬卡纸上画的一幅极为精美的画。中国第一套明信片由清政府发行于1896年。新中国成立后,发行了多种题材,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明信片。正因明信片既能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联络感情,又能让人欣赏玩味,乐趣无穷。

  每座城市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城市记忆,城市历史,城市明信片,衢州当然也有。近年来,不少承载着对家乡热爱之情的明信片在衢州一一发布。

  2013年,衢州青年摄影师陈唐衎从自己拍摄的照片中精心挑选了12张,制成一套《原创衢州》明信片。

  明信片《舌尖上的衢州》

  2014年,中国邮政从衢州学院青年艺术家徐明创作绘制的画作中,选取了24种衢州小吃,分2个不同版本,每套12张,正式发行明信片《舌尖上的衢州》。

  “二十四道衢州风味”明信片周芸摄

  2016年,以柯城九华立春祭等为代表的中国“二十四节气”入选世界非遗名录。衢报传媒集团联合市商务局推出了“二十四道衢州风味”活动,集团的“周到工作室”甄选出二十四道衢州美食,请青年画家们以水彩插画形式制成明信片。扫描明信片上的二维码后,还就能查看衢州风味菜的做法。

  苏奕所拍摄的这张“衢城夜色”入选了《夜色浙江》明信片

  2016中国杭州G20峰会期间,衢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苏奕镜头下的衢州夜景,被印制成《夜色浙江》明信片之一。

  这套明信片的图片拍摄者为许军

  2018年,衢州市首套有声明信片“江南儒城·水亭门”于1月10日发行,该套明信片以国家4A级景区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标志性景观的摄影照片为题材,图案内容分别为水亭门、周宣灵王庙、天王塔、天妃宫、神农殿、进士牌坊。

  网友留言:

作者:   编辑:叶晓倩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视频 更多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图说衢州 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