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记者 王晨辉) 近日,开化县对门村的徐萌仙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除了信,还有一段心脏跳动的录音和一张心电图。信来自两位“熟悉”的陌生人,5年前,他们接受了徐萌仙女儿徐雨文捐献肝脏和心脏移植。
再次听到女儿心跳的那一刹那,徐萌仙终于忍不住,大声哭了出来。
5年来,这位开化普通的农村妇女,饱受失去爱女的疼痛,也忍受着各种流言与不解。而在这个瞬间,她再次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对的——女儿的生命,通过另一种方式得到了延续。
重病少女捐献器官
“直到今天,我还不相信文文真的已经走了。”再一次回忆起女儿时,徐萌仙还是流泪了。2011年9月,年仅16岁的女儿徐雨文被查出患有脑部胶质瘤,虽经四处求医,还是不幸在第二年6月离开人世。
2011年,徐雨文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当地最好的开化中学,一家人都为她高兴,然而,在她迈入校园的第11天,所有幸福却戛然而止。
“那天她说头疼,我就去医院配了药,可是没有好转,又去开化县人民医院检查,医生让我们转大医院。”徐萌仙说,在杭州,文文被诊断患有死亡率极高的脑部胶质瘤。
不甘心的徐萌仙和丈夫又辗转去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天坛医院等多家大医院,但得到的结果却一次次让他们绝望。
徐萌仙是名保洁员,丈夫从事建筑工作,收入都不高,为了省钱,去外地给文文看病时,他们晚上甚至睡在马路边。
抱着对生的渴望,文文懂事地配合治疗,奔波各地,每天喝下三大碗苦药。
徐萌仙说,文文生病后,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学校老师经常到家里看望,同学每到周末就来陪伴;在北京做生意的老乡赵先生,不仅帮忙联系医院找药,还经常打电话陪文文聊天;还有贵州的好心人,免费寄药来给文文吃……”
然而,一切努力没能打败无情的病魔,2012年6月11日,徐雨文离开了她深深眷恋的家人。
当天,徐萌仙在人体器官捐献同意书上签了字。这是衢州市第一例、全省第31例器官捐献。
徐雨文给这个世界留下了最后的礼物:一个心脏,一个肝脏,两个肾脏和两个眼角膜。这些宝贵的器官分别移植到了四位器官衰竭患者和两位失明患者身上,让他们重获新生、重见光明。
传承爱心救助他人
“这也是文文的心愿!”徐萌仙记得,文文在病中经常重复着一句话:“等我的病好了,要去帮助别人,回报他们……”
“我的女儿特别善良。”徐萌仙说,她给女儿的零花钱,她总舍不得花,全部捐给学校的“爱心助困基金”;她把享受营养餐补助的名额让出来,给更有需要的孩子;每次学校红十字组织开展关爱行动、敬老助残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她都积极参加……
“帮助过我们的人太多太多,我们希望能通过一种方式,实现文文的愿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徐萌仙说,在陪文文四处求医的路上,她看到过太多重病孩子的父母,她最能体会他们的心情。“文文的病情已经无能为力了,但文文身上有用的器官,一定可以帮助需要的孩子恢复健康。”
然而,徐萌仙的这一决定,当时并不被周围人们理解。
“回到老家后,有人说我发神经了,对我指指点点,说我出卖女儿的身体。”徐萌仙说,这些流言,让她在受到巨大的丧女之痛同时,受到了更重的心理打击,不久后,她因心脏病突发住院治疗。
面对流言蜚语,徐萌仙坚信自己做得没有错。开化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们听说了徐萌仙的情况后,纷纷前来乡村宣传。村里的晒谷坪上支起了白色的大幕布,村民们看着文文的纪录影片,真正感受到了“无偿捐献器官”的伟大,也终于理解了徐萌仙满肚子的委屈和痛苦。
随着志愿者和媒体的不断宣传,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无偿捐献器官和遗体的行列。2012年7月11日,徐萌仙和丈夫在女儿去世一个月的纪念日当天,也签下了人体器官捐献意愿书,自愿身后无偿捐献所有器官。
11月13日,在开化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开化第22位县级遗体捐献登记志愿者徐华吉的遗体被运往浙江大学医学院供教学应用,徐华吉由此也成为了开化第3位实现遗体捐献的志愿者。
“自2012年6月,徐雨文同学成为我县第一例器官捐献者以来,到现在开化共计已实现11例器官捐献、3例遗体捐献,县级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人数达55名,遗体捐献登记志愿者22人。”开化县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前不久,省红十字会收到徐雨文的受捐者写来的特殊感谢信,包括一段心脏跳动的录音和一张心电图,便专程送到了徐萌仙家里。徐萌仙知道,女儿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很好地活着,她一定也会为有这么勇敢、坚强的母亲骄傲。
“我不想知道这些器官的受捐者是谁,只想默默祝愿对方能好好地活着。”说到这儿,徐萌仙又一次转过了身,用手背擦了擦眼角的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