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是第22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同努力,消除结核危害。”衢州市疾控中心通报称,2016年衢州共报告肺结核1300多例,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500多例。数据显示,目前肺结核发病数和死亡数均位居衢州甲、乙类传染病前列,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早期易被误诊,把肺结核错当感冒
衢州市疾控中心医生郝晓刚表示,衢州的肺结核发病人群主要以农民为主,占到发病总数的90%,发病年龄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居多,占到44%。
结核病为何多发于农村与老年人群?郝晓刚认为,主要是由于肺结核发病与卫生条件和自身免疫力有关,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肺结核和感冒的症状有相似之处,早期易被误诊。
“感冒除了咳嗽之外,还会有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而肺结核多为慢性发病,患者常出现午后低热、精神不振、疲乏无力、盗汗、体重减轻等症状,咳嗽为常见症状,时间可达2周或以上,并伴有咳血。”郝晓刚说,临床上常有一些肺结核患者因早期被误认为感冒、咽喉炎、肺炎等疾病,治疗一个月甚至一年后才去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由于未及时发现,病人被诊断肺结核时,病情已较严重。
彻底清除病菌需要长期治疗
为规范结核病人的诊断与治疗,我国对结核病实行定点医院诊断治疗。衢州的结核病定点医院共有6家,分别是衢州市人民医院分院(徐家坞)、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坊门街)、江山市人民医院、龙游县人民医院、常山县人民医院、开化县人民医院。
常山县探索成立“移动结核病门诊”,定期到行动不便或孤寡的老年结核病患者家中,给患者看病、采血和取痰。
“在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可享受一系列减免政策,另外被确诊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如果纳入治疗也可享受相应的减免政策。”郝晓刚说,由于肺结核病治疗至少需要6个月,疗程较长,因此不少肺结核病人容易出现不听从医嘱,见病情好转就擅自减药或停药,使得体内的结核杆菌无法清除,这样就容易导致结核病复发,甚至产生耐药结核菌,治疗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针对这一情况,衢州各级疾控部门积极创新服务方式,鼓励患者坚持规范治疗。如常山县探索由结核病门诊医生、护士和疾控中心随访医生组成“移动结核病门诊”,定期到行动不便或孤寡的老年结核病患者家中,给患者看病、采血和取痰,发放抗结核病药品,使老年结核病患者不再因行动不便或无人照顾而中断治疗。目前已累计对8个乡镇28名老年患者进行入户治疗随访,明显提高了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