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衢州频道12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赵峥琳)在开化职业教育中心,关于包子的传说始终都在。
手工揉面、酵母发面,四季豆、豇豆等蔬菜混入新鲜猪肉为馅,用面皮轻盈地裹起,包子面上捏24个褶皱,放进蒸笼待雾气氤氲后出锅,那蓬松绵软的卖相让食客脑中闪过两个字:完美!
咬一口,喷发而出的热气有点烫舌,但是松软又充满嚼劲的口感让人欲罢不能,爽口的蔬菜抵去了猪肉的油腻味……食客感叹:这包子,叫我吃几个都能吃下去!
这就是关于“小伟包”的传说,浙报集团前副总编徐峻也曾赞不绝口。创始人詹晓伟同学已于去年毕业,但是“小伟包”的美味没有消逝……
这儿是开化职教中心的实训基地——798文化创意苑。原址是一家铅笔厂的废旧厂房,经重新设计粉刷,旅游、烹饪、茶文化、根艺、电子商务等各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在这里实训。
烹饪班的实训真刀真枪。学校请饭店大厨坐镇,烹饪班的学生们打下手。酷爱面点制作的詹晓伟琢磨出了自身手艺所能做到极致“完美”的包子。有大厨说,晓伟很有天赋,细长的手指特别适合做有难度的面点。
晓伟的手指看起来长吗?
晓伟说,做出大伙喜欢的包子,关键还是自己有兴趣,喜欢思考。关于难度颇高的24个褶皱,一次次失败后他才琢磨出窍门:用食指第二节去抓,同时面皮要抓的少,这样一点一点慢慢抓下去,面皮不能抓太厚。关于馅料的选用,开化的食材好,纯天然蔬菜颜色鲜亮,让食客更有食欲。
哥已成了传说
去年毕业时,小有名气的晓伟收到了多份工作邀请,为挑战自己,他选择去上海工作,主攻“红富白”,即菜品和面点,“我不想被面点框住自己,做大厨需要更多的拿手菜。”
好在美味的包子还是传承下来啦。1412烹饪班的童杰、詹志河做出的新“小伟包”,美味度与师兄相差无几。“现在我们会尝试用更丰富的馅料,比如现在冬天没有豇豆了,就用冬瓜做馅,口感也非常好。”指导大厨张礼说,目前学生捏出24个褶皱还比较困难,“18至20个褶皱他们捏起来挺轻松了,再努力一阵包子会做得更好看。”
“小伟包”的口感是如何保证的?为什么学生能做出如此美味的包子?独家秘方披露!
5斤面粉+2勺酵母粉混合,倒入温水或冷水拌匀发酵,不使用任何蓬松添加剂。
最关键的是纯手工制作!“千锤百炼”的面团,要以适当力道揉捏半小时以上,体力活呀!
掰开面团,内部一层层的,这面就快和好了,刀切开有气孔。
冬瓜馅切碎后用纱布包着拧干去水分,加生抽老抽调味调色。包进包子的馅要充实,太多馅会导致难合皮,这个度要把握好。
捏出24个褶皱是面点师傅们的追求。
垫上粽叶进蒸笼,这样蒸出的包子有清香哦~
你们猜浙小编最后吃了几个“小伟包”?12个!好羞涩,但真的太太太好吃了呀~!
浙小编感慨一句:学厨师,不用去新东方啦!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程江平曾点赞开化职教中心:“学校正在践行理想教育的真谛——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育。”
突然明白了为啥学校里能诞生辣么好吃的包子。让我们给爱思考爱创造的职校学生一点掌声,职业教育也能培养出各行各业的人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