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5日傍晚。冒着黑烟的公交车,惊恐的人群,呼啸而至的救护车,电影里才出现过的惊心动魄,出现在杭州。
公交车爆燃。30多位伤者在热心市民的帮助下,被紧急送往医院。从当天傍晚5点17分,第一位伤者被送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室起,陆续有19位重症烧伤患者被送到这里,急诊室瞬间成了“战场”。
5个月过去了,19位伤者中,已经有13位患者符合烧伤专科出院标准康复出院,创造了“重度烧伤患者超五个月零死亡”的生命奇迹。
为了表彰浙医二院“7·5”烧伤救治团队,省政府决定授予浙医二院“浙江省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昨天下午,表彰会在浙医二院门诊21楼会议室举行。浙医二院烧伤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耳鼻咽喉科、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普外科、麻醉手术部、心理卫生科等参加“7·5”公交事件救治的25个专科团队、行政后勤部门的代表,也到现场见证了这一时刻。
表彰会上,一段名为《因为生命》的视频,把大家的思绪拉回了今年夏天:“7·5”公交事件发生后,浙医二院收治了19名重症烧伤患者,其中1人95%深度烧伤,1人92%深度烧伤,超过烧伤面积60%的有7人,而且几乎所有病人都有吸入性气道损伤,有些高龄伤者还合并有心血管等基础疾病,这些都增加了抢救的难度。
国际公认,身体烧伤面积在60%以上的病人,抢救成功率只有约50%;当烧伤面积达到90%以上时,存活率只有5%左右,甚至更低;即使烧伤面积不大,但有气道损伤的病人也很危重。
时隔5个多月,钱江晚报记者再次见到这些参与救治的医务人员,每个人都感慨:是团队的力量,创造了这个奇迹。
一位主任医生曾很自豪地对钱报记者说:“能够实现快速准确地医疗救治,既得益于我们医院成熟的抢救机制和全体医护人员的艰辛付出,更得益于王建安院长一再强调的‘流程和细节管理’。”
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总结,“7·5”公交车事件救治团队能创造“零死亡”的医学奇迹,是我们国际标准的应急体系,国际标准的专科技术培养,以及平时团队的凝聚力,长期交融的文化体现。
事发当时,代表院内紧急救援的呼叫代码“333”响起,负责气道通畅的麻醉科、耳鼻咽喉科医生、负责生命支持的重症监护、心血管科、呼吸科医生……只要没有在为患者做治疗的,马上从四面八方奔向急诊抢救室;第一时间获得消息的医生、护士也从家里赶来,其中还有退休多年的80岁老专家赶到急救现场,主动请缨;当时,耳鼻喉科医生们正在医院进行学术会议,听到333后火速赶到现场,实施救治,15分钟完成8例器官切开,为抢救赢得了最重要的一个筹码。
……
救治期间,浙二护理部累计收到60多个护理单元、441名护士的自愿报名,主动请缨到烧伤病房支援;3个多月里,救治团队累计完成手术121次,肺泡灌洗100余次,累计加班3737人次,其中50多名护士平均每天加班超过6小时。
杭州市副市长陈红英在表彰会上说:浙二人用实际行动为打造“最美杭州”贡献了实实在在的力量。最美的精神与先进的医疗技术相映成辉,凝聚了整个社会向上、向善的力量。你们不仅救治了众多患者,也把仁爱之心、最美精神传递给了广大人民群众。
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告诉钱报记者,接到表彰通知,他一晚上都非常激动,连觉都没睡好。
“我们的许多同事常常连续几十个小时不间断作战,他们克服家庭困难,有的亲人生病也无暇顾及,有的连续三个月都没能见上刚出生的孩子一面,有的提前结束病假返岗……我为我们浙二人拥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和无限的爱心深感自豪!”王建安说,浙医二院这次能获得荣誉称号,是给全体浙二人最棒的新年礼物。
昨天,钱报记者从浙医二院了解到,在总共收治的19位重症患者中,13人已经陆续出院,其余几位病人也已经达到出院标准。
烧伤科副主任医师王帆介绍了大家一直牵挂的南京一家5口中的外公,前不久也应家属要求转回南京。目前在浙医二院的还有5位病人,其中有2人已经转入浙二滨江院区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还在烧伤科住院的3位患者,也已经达到出院标准,随时可以出院。
“其中有2个烧伤面积在90%以上的患者,吃饭还需要一点帮助,不过都已经能下床了。”浙医二院烧伤科主任韩春茂告诉记者,还有一位伤者,因为手部疤痕萎缩,又回医院来做了整形手术,他们的康复之路可能还需要5~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