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上回遇急事借手机遭拒的情形,12月8日,市民戚先生依旧感叹不已:“都说现在的社会有信任危机,我算是体会到了。”
借手机对方“爱理不理”
几天前,戚先生与妻子带着女儿去市人民医院看病,中途他有事暂时离开,等他回来想联系妻子时,却发现手机没有带。
“我在医院对面的商店看见有一部电话,就问店员能不能打。他说这不是公用电话,我说给钱行吗,他也不愿意。”戚先生说。
遭拒后,戚先生看见边上有个年轻的小姑娘,就问她能不能借下手机给自己,没想到姑娘装作没看见,“看她爱理不理的样子,我的心一下凉了。”
过了一会儿,戚先生看见商店门口坐着三位大妈,就上前问她们借手机,“没想到她们同时掏出来给我用,我很感动,也联系上了妻子。但事后我想,如果问其他人借,是不是都和那位小姑娘一样冷漠呢?”
实验的结果让人心寒寒
是不是真如戚先生所说呢?第二天上午,记者来到市人民医院的候诊厅,做了一回问陌生人借手机的实验。
第一个目标是个年轻小伙,手里玩着手机。记者以手机忘带需要联系家人为由,询问他能否借手机。小伙子一听,愣了一愣,然后假装自己要打电话快步离开了。
接着,记者询问了一位穿着时尚的女士。听完记者的话,她拿出手机说:“号码告诉我,我来帮你打。”或许是紧张,这位女士竟然连续三次输错了号码,后来索性给记者自己打。随后记者表露了身份,她表示自己对陌生人也有所顾虑:“但总会遇到有困难的人,虽然我会帮,但谨慎点还是有必要的。”
随后又来了一位中年妇女,听说要借手机,她竟然像触电般弹开,转身飙了一句“烦死!别来找我。”
接下来,记者又询问了10位市民,有1位表示没带手机,1位说“没电了”,3位明确表示不借,还有5位干脆装作没有听见。这样的结果,让记者也不免心寒。
不借大多担心被骗中招
为什么市民不愿借手机给陌生人呢?此前,关于借不借手机的话题在《衢州晚报》的微博上也引起了讨论。
网友“江小佳”:我借了,然后手机被拿走了。
网友“桂花”:除了担心被抢走,很多人还担心手机里的支付宝或绑定的银行卡账户等被人盗,也有人会担心手机被拿去打扣费电话,还有的怕通讯录信息泄露被用于诈骗等。
网友“小甜甜”: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借给陌生人手机跟扶摔倒的老人一样有风险。比起损失,很多人宁可遭受道义上的指责。
应让“救急”多些途径
柯城公安分局府山派出所的王警官告诉记者,此前所里也接到过借给陌生人手机被抢的案件,“帮助别人的行为是应该肯定的,但自我保护也是不能少的。遇到被抢,记住及时报警。”柯城区府山街道蛟池街社区的陈彩云建议,在借手机的同时多做些防范,“比如说借对方一块钱打公用电话,或者手机拿在手里帮对方拨电话,实在不行的话,起码要盯住自己的手机”。
“我觉得一方面警方要加大对这类诈骗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对于帮助别人被骗的受害者,也应该有所补偿,比如由公益基金补偿等等。”媒体人小聂认为这才是化解“信任危机”的最好方式。
柯城区府山街道府山社区的主任徐洁艳则认为,在社会信任重新构建的过程中,应该让“救急”多些途径。“衢州许多学校都装了60秒的免费电话,这个做法应该多推广,像医院、车站这样突发状况较多的公共场所都可以借用。60秒的免费时间,很多紧急的事情完全能够讲清楚了。”徐洁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