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消费频道 > 大家来说吧
看新消法如何治“双十一”价格虚标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11-05 09:23:07

  深论

  一周后“网络购物狂欢节”迎来真正大考,要真正遏制虚假打折、解决网购乱象,除了政府完善法律法规、落实监督执行之外,电商平台也要负不可推卸的连带监管责任。如何让消费者买的痛快,我们共同期待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对153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6.1%的受访者打算在今年“双十一”网购,24.4%的受访者直言自己属于网上冲动消费的“剁手族”,对于“双十一”54.2%受访者最担心虚假宣传、价格虚标。(《中国青年报》11月4日)

  距离“双十一”仅剩1周时间,各方都在做最后冲刺:电商企业入仓备货以迎接“网络购物狂欢节”;而更多买手早已开始摩拳擦掌,意欲在这个节日“血拼”中有所斩获。

  而据往年“双十一”,消费者的投诉一直居高不下,其中电商先提价后打折、货不对板、劣质倾销、霸王条款、服务打折可以排上投诉前五名,应属于“双十一”网络购物重灾区。而一些电商“先提价后打折”的现象在往年“双十一”中尤为常见。各种网购市场乱象险些让“网络购物狂欢节”成为“黑暗购物节”。

  网购为何会出现这些乱象,究其主要原因还是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市场有自身弱点,存在执法漏洞。根据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3)》的数据,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万亿,同比增长26.8%,成交量大,市场的趋利性就会催生各种违法行为,因此电商提价后打折、货不对板、劣质倾销、霸王条款等也应运而生;另外由于每年交易量巨大、个人交易额分散、网购范围太广等因素,也给相关部门在事后执法取证过程中带来了现实困境。而网购乱象背后也折射出相关法律法规缺失。

  面对网购乱象、电商竞争过程存在问题,今年3月15日开始,将网购纳入新“消法”的具体法规里面。有了法律法规,关键还是要靠执行。如今新规已经实施超半年,然则在现实执行过程中困难重重,如电商企业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仍有不少欺诈现象、先提价后打折、概不退货等问题存在。在今年10月份,工信部和工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境内网络交易网站监管工作协作积极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现如今“双十一”临近,为了让“新消法”落到实处,针对消费者最担心的虚假宣传、价格虚标问题,国家工商总局在10月31日约谈了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10家电商企业。要求电商企业规范“双十一”促销行为,要求防范用先涨价后降价的方法虚构优惠促销,并确保“7日无理由退货”等法律规定得到切实执行。如果国家工商总局约谈有效,“双十一”各电商企业真能按新消法执行,网购乱象将可以得到很大改善。

  当然,要真正遏制虚假打折、解决网购乱象,除了政府完善法律法规、落实监督执行之外,电商平台也要负不可推卸的连带监管责任。电商与实体店铺到工商部门备案有所不同,电商直接在电商淘宝等平台注册,缴纳相应的费用并接受电商平台的监管,因此电商平台在平时要负起监管责任,对出现虚假打折等乱象时迅速处理,同时完善畅通赔付投诉渠道,真正让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物无后顾之忧。

  另外,作为消费者更要擦亮眼睛,理性对待“双十一”这个促销节日,由于促销产品可能鱼龙混杂、质量良莠不齐,这就需要消费者有“火眼金睛”,对产品作出甄别,以减少不必要纠纷。

  一周后“网络购物狂欢节”就是真正大考,能否真正遏制网购市场虚假打折等乱象,去除消费者心中之痛,让我们共同期待。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陈维澈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