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财经频道 > 深度阅读
美债危机会不会直接损害中国利益?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10-09 10:15:32

  作为美国长期国债的主要品种,十年期国债的价格目前十分平稳,并没有恐慌性抛售。长期国债当下没有还本压力,所以相比短债是安全的。中国持有的中长期美债是相对安全的,其持有价值甚至可能随价格上涨而上升。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7日在外交部媒体吹风会上表示,中方要求美方在10月17日之前采取切实措施,及时解决国债上限争执,防止美国国债违约,确保中国对美投资安全。他强调,一旦发生债务违约,美方应首先确保国债利息的支付。

  因民主、共和两党恶斗,美国政府于10月1日关门。然而,与债务违约相比,政府停摆不算大事。美国政府如果无法借新钱还旧债,债务危机将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冲击,按股神巴菲特的说法,“就像一颗核弹爆炸”。如果美国政府欠债不还,对正在复苏的全球经济将带来严重影响,中国经济也一定会受到牵连。放下难以捉摸的间接影响不谈,美债违约对中国利益将造成多大的直接损害,应该是目前首先要探讨的问题。所谓直接损害,就是中国作为美国政府的第一大债主,在危机中可能遭受的直接投资损失。截至7月末,中国持有美债1.27万亿美元,如果美债违约,中国投资面临的风险来自两方面:一是持有的美债不能按时获得还本付息;二是美国国债价格大幅下跌,带来账面亏损风险。分析两种风险的来源,可以发现,不能按时还本付息的风险主要来自即将到期的短期债券,而账面亏损的风险来自中长期债券。

  数据显示,包括短期债券在内,10月17日至11月7日,美国合计有4170亿美元国债到期,而美国财政部目前的现金水平仅为300亿美元。事实上,只要美国两党停止恶斗达成妥协,美国政府完全有能力用借新还旧的方式来解决还本付息问题,避免出现违约。因此,此次美债危机即使爆发,严格说来也是“技术性危机”,就算出现了最糟的情况,对于中国等债主,美国政府在短期可能推迟付款,但债总是要还的。这是针对短期美债的风险分析。那么,中国持有的中长期美债是否安全?

  有趣的是,10月17日大限将来,在美债危机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之时,美国长期债券的投资者似乎并不担心违约问题。上周五,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报于2.65%,10月以来仅上涨4个基点。债券价格下跌则收益率升高,也就是说,作为美国长期国债的主要品种,十年期国债的价格目前十分平稳,并没有恐慌性抛售。危机即将来临,美长期国债为何如此表现?原因也简单,因为长期国债当下没有还本压力,所以相比短债是安全的。另外,作为美债市场中的两个品种,长债和短债存在类似中国股市中蓝筹股和题材股的“跷跷板现象”——蓝筹受追捧时,题材股往往遭冷落而下跌。摩根大通最近的一项调查也证明,投资者有类似的预期。调查显示,认为未来长期收益率走低,即美债价格将上涨的投资者占65%。原因何在?因为投资者认为,经济和股市受到冲击,短期债券也很危险,那么资金只能投向长期国债了。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中国持有的中长期美债是相对安全的,其持有价值甚至可能随价格上涨而上升。根据公开数据可知美国国债市场的结构。2012年7月的数据显示,美短期国债为1.58万亿美元,市场占比10.7%。可流通的中长期国债,市场占比则超过55%。中国持有的美债结构应该与此类似,大部分应是中长期债券。另外,从此次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态的重点“确保国债利息的支付”,也可推测出,中国对美债的投资应该以长期债券为主——因为没有本金的风险,所以更关心利息。

  2011年美国曾上演过同样的“财政悬崖”闹剧,两党直至违约前最后10个小时才达成协议。有分析认为,美债此次违约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即便如此,今后十天内两党恶斗的剧情还是难以预料。但愿美国共和党背后的华尔街“金主”可以适时拉住绳索,让美国的债主们安然,让全球经济免于动荡。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 樊大彧 编辑: 郑佳岚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