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由来之“前世”篇
须江县的由来:
江山唐武德四年设县时称须江,至于原因,古代地理志书和衢州府志、江山县市志记载有两种说法。
说法一、以县南有须江溪,因以为名。
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唐武德四年置衢州,分信安县南境置须江县,八年并废。永昌元年秋复置,以县南有须江溪,因以为名。”
五代后晋刘昫、张昭远等撰的《旧唐书》记载,“武德四年,分信安置,城南有须江。[集释]《校勘记》云:《元和志》卷二六:以县南有须江溪,因以为名。”
宋代《太平环宇志》记载,“本信安县之南境,唐武德四年分信安县置须江县,因南有须江为名。”
清代《康熙衢州府志》(修于1711年)记载,“江山县,唐以城南须江名须江县,《旧唐书•地理志》。”
1990年版《江山市志》记载,“唐武德四年(621),分信安县地置须江县,以城南有须江得名。”
说法二、以县南有江郎山,北有须女泉,故名。
明代《弘治衢州府志》(修于1503年,目前衢州保存最早的府志)记载,“按旧志,隋汉以前属信安县。唐武德四年,以信安为衢州,始析州之南境置须江县。以县南有江郎山,北有须女泉,故名。”
《嘉靖衢州府志》(修于1564年)、《天启衢州府志》(修于1623年)、《天启江山县志》记载与《弘治衢州府志》基本一致。
从县名的来历看,说法一以溪命名。说法二以名山名泉命名。关于须江县名来源的两种说法,笔者认为以溪命名更合理,其理由有四个方面。
一是记载以溪命名的史料时间早,最接近江山设县时间。
唐武德四年(621)江山设县,记载以溪命名的史料《元和郡县图志》由李吉甫撰写于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
而记载名山名泉命名的史料最早的是明代《弘治衢州府志》,成书时间为弘治十六年(1503)。
明代弘治衢州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