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衢州频道12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于山 报道组 胡江平) “欸噜哇——咚,哦噜喂——咚,啊欸噜——咚,啊欸噜——咚!”
号子声声,木槌咚咚,从常山县新昌乡黄塘村的一间油坊传出。这是榨油的季节。
唱号子的人叫黄金水,76岁了,从24岁起在油坊里讨生计,一直到现在,仍然是这间传统榨油作坊里的老师傅。
山茶树,中国古老的食用油来源。
常山,是中国油茶之乡,黄塘村是常山油茶的主要产区之一,和机器榨油不同,黄塘村里保留的,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木榨榨油法。
这一天的工作,从流水声中开始。
水流冲刷在老旧的水车木轮上,带动着木齿轮“吱吱呀呀”扭动,槽里的油茶籽被磨轮碾碎。传统的榨油坊,都会临水而建,向水借力。黄金水现在干活的这间油坊已经搬入了新房,但传统的工艺却保留了下来。
干燥的油茶籽壳倒入土灶中,成为生火的燃料,油茶籽研磨成茶粉,放在这个土灶上蒸,这是榨油前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
将茶粉打包成饼的是47岁的黄国华。现在他是油坊里最年轻的人。
木榨榨油的工序繁细,除了采果、堆沤、晒果、脱壳、晒籽这些前期工作外,油坊里还需要经过碾粉、过筛、烘炒、蒸粉、包饼、榨油、过滤才可见最终的山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