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又因为什么要将须江县改成江山县呢?民间有两种说法:
1、给须江县改名的那年,[五代吴越宝正六年(931年)]钱缪董事长已经垂垂老矣(80岁高龄),那个时候的他又非常迷信,觉得“须江”方言音与“输江”相同,觉得不吉利,让人联想到“输了江山”,就下旨改须江为江山。同年,钱镠还以“丘”与“墓”近义不吉,遂改龙丘为龙游。
2、说吴越国的董事长钱缪“高瞻远瞩”,深知“江山”是公司的重大项目,保住了“江山”就保住了江山啊(须江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处,军事意义非凡,绝不可失,可以说“得须江县就如得江山”,“保住须江就保住江山社稷”。下旨改“须江县”为“江山县”,意在提醒继任者永远不可丧失“江山”这一要地)。
相对于民间的记载,官方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江山地名志》:
五代吴越宝正六年,吴越王钱镠以县南有江郎山,改名江山县,此为今县名由来。
清代《读史方舆纪要》:
江郎山,县南五十里,山高六百寻,一名金纯山,一名须郎山。有三峰皆耸秀,俗呼江郎三爿石……钱氏以此山名县。
看到这里,小伙伴可能就有疑问了,钱氏既以江郎山改县名,但为何钱氏不改为江郎县,或为须郎县,却改为江山县呢? “江郎山”很早前的名字就叫“江山”。
《隋书•志•卷二十六》记载,“信安有江山、悲思岭。有定阳溪。”这是能找到最早有“江山”地名的记载。信安,西晋太康元年(280)由新安县改名而来,包括今衢州市范围,隋朝江山还未设县,属信安县;定阳溪、悲思岭,查阅《弘治衢州府志》,定阳溪即现乌溪江的古名,而悲思岭就在乌溪江的上游,现相思源附近。
《浙江古今地名词典》记载,“江山,古山名。”
《隋书•地理志》记载,东阳郡信安县有“江山”,即现今江山市江郎山。
这正是钱镠以江郎山改江山县名的原因吧,江山由山名而成了县名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