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作家,叫阿章,衢州人,衢州一中毕业,今年90岁了。
在整理老物件时,发现了自己当年在衢州一中读书时的成绩单。
这是一份71年前的成绩报告单。
衢州一中校长徐衍昌与阿章合影
这位校友名叫郑秀章,学名郑春辉,笔名阿章,是一位知名的作家。他1927年11月出生在衢州市区。因为抗日战争的原因,当时衢州一中的前身浙江省立衢州中学迁往了石梁,阿章在石梁度过了六年的中学时光。
金庸也曾在石梁求学,不过毕业的时间比阿章早了几年。
成绩单上,最高分是“国文”84分,最低分是“物理”64分,是一名偏科的学生。
随同成绩报告单他还专门手写了一封信,回忆在石梁读书的故事。
他回忆当时自己出现了偏科,并分析其原因在于对文学的过度痴迷,导致了时间分配不均衡。当时在陈康白老师的指导下他创作了短篇小说《妈》,投寄上海叶圣陶编辑的《中学生》刊物,获发表,迈出了创作的第一步。
我的说明与自责
郑春辉(阿章)
这份成绩报告单是公元1946年(民国35年),我在母校浙江省立衢州中学(现衢州一中)高三就读时的旧物。距今七十余年,保存至今。它无言地说明我是一名偏科的学生,仅在“国文”科获得较高分数,其他科目仅仅过得去(pass)而已。如今重阅此旧物,倍感有负当年母校和老师们苦心孤诣地对我栽培之恩!
抗战时,日寇飞机不断滥炸故乡柯城,母校被迫迁往石梁村,父母对寄宿于石梁的我鞭长莫及,我便如脱缰野马,率性而为,终日沉湎于中外小说名著之中。恩师陈康白教授在课程上朗读我的作文,更激发了我对写作的兴趣,进而钻研学习鲁迅、契科夫、莫迫桑等的短片小说,从刻画人物到探究寓意,从小说结构到如何开头和结尾,都细加揣摩、体会,进而尝试练笔。读高二时曾大胆妄为,将试写的短篇习作《妈》寄给叶圣陶等编辑的《中学生》杂志,侥幸得以刊出,更提高增强了我的兴致和自信,我也更放送了其他柯城的学习,更耽于阅读文学名著与钻研写作,以致由此“丑媳妇难见公婆”的成绩报告单!
“前车覆,后车鉴。”七十年后的今天,我将它交给母校留作纪念,也是我向母校和同学们袒露我当年在母校时的偏科与任性顽劣。请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我!
如今母校成绩了“峥嵘文学社”和各项学习的兴趣小组,有组织有领导地指导培养有兴趣和特长的同学,胜似我当年单枪匹马任性野马千万倍!愿今天的同学校友把握并协调好兴趣爱好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将来为祖国作出辉煌的贡献,为母校争光!
九旬老朽,2017元月9日于上海
1947年秋,阿章考入国立浙江大学。1949年以后,他先后在上海《劳动报》《解放日报》《宁夏日报》以及上海《大江南北》月刊社工作了共60年。他创作了报告特写集《擦亮了的眼睛》,短篇小说集《大革命的小火花》,中篇小说《红旗飘扬在黄浦江上》《浦江红侠传》,系列小说《女房东与活武松》《房客、厨娘、内贼》,长篇小说《三少校》《上海舞女》(合作)《黄海惊雷》等一系列著作。
在信的最后,他还寄语自己的学弟学妹们要全满发展。
阿章决定将这份珍贵的成绩报告单捐给衢州一中留作校史档案。学校对阿章表达了感情,并表示会好好珍藏这份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