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买房住了十几年 房竟不是自己的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5-05-22 10:31:53

  对于珠海市民彭先生而言,世界上最悲催的事情莫过于住了十几年的房子居然是别人家的,房产证写的不是自己名字。发现遭遇一房“两卖”后,彭先生近日迁怒办证的金湾区房地产登记中心,一纸诉状告上了法庭,但因其买房时房产早已过户他人,最终被驳回。

  住了十几年的房竟是别人的

  市民彭先生今年48岁。他说,其2003年9月通过男子麦某在珠海平沙镇艺华花园购买了一套商品房,房款7万,约定先支付5 .8万,余下款项待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后付清。但后因麦某一再拖延,办房产证的事情就此耽搁了下来。

  彭先生起初没有在意,对房屋进行装修并居住至今。令他始料不及的是,2011年左右,一名叫“李威”的男子突然找上门,称房屋是他的,并掏出房产证,要求彭先生和家人搬出去。

  李威说,这套房屋原来的产权人是一个黄姓男子,并非彭先生。2009年黄先生因与自己发生债务纠纷,经罗定市人民法院审理和调解,这套房屋后来被法院强制过户给自己,其2009年4月就已取得房屋的产权证,按照法律规定,自己才是合法拥有者,但因为彭先生占据房屋,导致其至今无法收回,合法权利受损。

  彭先生不同意,称自己早就交了购房款,又住了这么多年,房子已经是自己的了。

  当事人状告房地产登记机关

  围绕这桩房事,两家人纠缠了几年,各执一词,都认为自己应拥有房屋。

  争执不下,彭先生近日将金湾区房地产登记中心、李威、房屋开发商以及早年卖房给他的麦某一并告上法庭。在诉状中,彭先生质疑李威等通过不正当手段才取得房产登记证,要求法院以及金湾区房地产登记中心撤销原来的房产证。

  记者从涉事房地产商———兆丰公司等方面获悉,涉案房产系1993年企业与江门一家公司合作兴建,后因开发商拖欠工程款,2001年3月经珠海市中院调解,开发商将包括涉案房屋在内的52套住房抵偿给麦某以及湛江市一家建筑公司,随后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

  知情人士称,争议房产涉嫌“一房两卖”,麦某2003年9月才买房并支付部分房款,但在此之前,房屋已被卖给黄姓男子,房地产登记中心2003年4月已依法作了登记。该说法后来得到了法院判决书的认可。

  金湾房地产登记中心:未违规

  对此,金湾区房地产登记中心解释,彭先生不具备诉讼的主体资格,其不是该中心核准登记行政行为的相对人,由始至终也未到该部门办理过涉案房产的登记。

  房地产登记中心同时表示,经查,涉案房产由兆丰公司开发建设,早在2003年4月9日,也就是彭先生购买前5个月就已经登记至一名黄姓业主名下,2009年该房产又被罗定市法院裁定给第三人李威,同年该中心根据法院裁定,为李威房产办理了过户。该中心在登记时审核了当事人的身份、房地产权证、买卖合同等所需法定资料,登记行为事实清楚、依据充分,程序合法。

  金湾区法院近日审理支持了上述说法,称涉案房产在登记至他人名下后,彭先生才“购房”并支付部分房款,彭先生不具备起诉房地产登记中心的主体资格,驳回起诉。

  记者获悉,李威也打官司告了彭先生,要求其退房,经过一审、二审,目前珠海市法院终审已判定彭先生腾退房屋。

  [律师提醒]

  可向卖房者追讨损失

  广东国信信扬律师事务所律师林叔权昨日表示,该案中,法院支持李威是正确的,市民购买房屋时应先确认房屋产权情况并及时办理房产证,以免被不法之徒钻空子。

  林叔权同时认为,彭先生也是一个受害人,他可以向当年卖房的麦某主张损失,要求赔偿其当年的购房款以及房屋装修款,同时由于近十几年房价升值很快,他也可以主张卖房人赔偿相关损失,这在法律上是有依据的,有助于保护受害人。但从现在法院的实际判例来看,该请求获得支持的可能性极低。

来源: 大洋网 作者: 记者 杨亮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