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防灾演习 少数人的游戏?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5-05-11 08:56:38

  

  转眼之间,距离日本地震已过去4天,在惊愕于事态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已开始反思地震发生前后的一幕幕。其中,日本人在地震发生后的镇定与有序,不禁让人叹服。网络上流传的一个又一个日本人民从容面对灾害的故事,正成为人们心中应对灾害的范本。

  

  是什么力量让日本人可以坦然面对灾害?旅华日本作家加藤嘉一震后撰文表示,避震演习早已成为日本人生活的常态,一个日本高三学生便经历过约30次防灾训练。

  

  反观中国,防灾演习似乎只是少数人的游戏,在可能面临的灾害面前,我们是否已缺失了重要的一环?

  

  【心态】

  

  灾害离我们很遥远

  

  地震过后,日本街头的一幕幕很快通过网络传至国内。虽然受到灾害的侵袭,不过人们大都保持着集体有序的行动,从建筑内撤出的人群,自发向周边避难场所聚集,坐在广场中安静地等待。

  

  与公众镇定的行为相应,有关部门的行动同样迅速。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地震发生5分钟后,日本公用电话国内自动转为免费,打国际长途也只需要100日元,乃至于街头的自动贩卖机,也开始免费供应饮料。

  

  “做防震教育不需要印很多教材,乱花纳税人的钱,只要各学校能坚持要求全体师生做好实际的演习训练即可,投入很少,回报很多,对师生们的帮助很大。日本的学校每个学期都必须搞一次避震演习。所有教师从学生时代起,就接受过很多次避震演习。因此,实际遇到地震时,他们知道该如何做,正确的步骤是什么。”对于发生的一切,旅华日本作家加藤嘉一如此解释。那么,我们是否也需要同样的防灾教育?

  

  “我如果主动提出要躲躲,会不会很跌份”

  

  朱磊(某国企员工,曾参与多次单位组织的防灾教育,至今却不记得其中内容):

  

  说真的,我长这么大,还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演习,非要算的话,上大学军训拉练算不算一次演习?除此之外,好像就没有了。

  

  专门针对火灾、地震这样的演习,工作后更没有机会接触了。单位倒是每年都举办防灾培训,可都是坐在那里听的项目,谁能真正关注?大家都是难得闲上半天,有的同事干脆中途借抽烟就撤了。我倒是没中途溜过,不过都在底下睡觉了,讲过什么内容还真没记住。

  

  我觉得大家不重视的主要原因,还是认为灾害离自己很遥远;而且似乎大家有个不成文的共识,那就是如果你对防灾的事情太上心,就说明你这个人胆子太小,杞人忧天。记得5·12的时候,我们正在上班,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地震,楼晃得很明显,但楼里的同事却一个一个很兴奋,还有人笑着跑过来喊“地震了、地震了”。我那时真有下楼躲躲的念头,可看着同事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我就觉得如果主动提出要躲躲,会不会很跌份?当时那种氛围,现在想起来实在有点诡异。真不知道如果晃得再厉害些,我们还能不能如此乐观?

  

  【现状】

  

  演习成了“走过场”

  

  演习真的离我们很远?答案并不肯定,按照有关规定,企业及各类生产经营场所,都必须按时举行防灾演习。记者得到一份五道口附近某大厦的内部通知,便明确通知相关业主、客户,2009年11月9日举行火灾演习。演习内容为“大厦某区域内发生火情,大厦内所有人员按照疏散演习程序疏散至另一处大厦南广场的安全地带,由物业安保部人员为员工示范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讲解结束后,由员工实际使用干粉灭火器扑灭正在燃烧的油桶。”

  

  不过演习的真实面目,可能并不如通知中正式。一位在该大厦工作的员工便表示,每年一度的演习,只是为配合119这个特殊的日子,走过场成为参与演习员工的主要想法,以至于当警报拉起时,大多数员工只是坐在座位上“继续敲着键盘”。

  

  “多数同事根本没把演习当回事儿”

  

  马女士(IT公司职员,工作场所位于五道口某大厦26层,工作三年,经历过两次消防演习):

  

  我所在的大厦,基本上每年物业都会在11月左右举行一次紧急消防演习,一般在演习前一天由公司的行政部发邮件通知到各个员工,通知演习的步骤,还提示大家尽量不要安排客户在那个时间段等。

  

  演习开始的时候,楼里会响起刺耳的消防应急广播,不过因为我工作的楼层比较高,真走下去一趟也特别累,所以大多数同事根本没把演习当回事儿,还是忙手头的工作,这部分同事能有三分之二左右。反正警报声响一会儿,也就听习惯了。

  

  不过也有同事比较慎重,会根据办公室里图标的指引,走入楼道内步行下楼。像我就觉得演习无所谓,没有下楼。再者说,我对演习的作用也抱有怀疑,一是觉得就算是真的起火了,从楼道也无法逃脱;二是对北京的交通没什么信心,我们单位所在地是比较繁华的地方,车多路挤,就算真的起火了,消防车也难以及时赶过来。感觉现在公司的安全演习就是一场秀,如果真的出了灾害,根本不会像设计的那样发展。

  

  【呼吁】

  

  避灾技巧怎样练出来

  

  午后,位于阜成门的顺城公园里,遛鸟的人们把鸟笼挂在树上,安坐一旁静听鸟啼悠扬。倚着西二环路而建的这座街头公园,是北京市数十个应急避难场所之一。按照规划,如果北京市发生重大灾害,这里将承担近7万人的避难工作。然而记者围着公园转了两圈,却没有发现一个紧急避难场所的标识。甚至在公园中遛弯的人群,也有许多人并不知道这里便是应急避难场所。

  

  与此同时,北京西郊凤凰岭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内,一片片人造废墟正等着人们来参观。这里除了承载培训灾害应急与救援指挥官和搜救人员功能外,也是北京人了解防灾救灾的主要窗口。

  

  再加上京城数不清的高楼大厦,可以说北京市早已有系统化进行防灾演习的场所。既然如此,我们又该如何进行演习?

  

  “应把防灾培训做的和入职培训一样”

  

  步兵(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主教官,接受采访时,刚刚完成救援工作,从新西兰归国两天):

  

  由于工作关系,我们和各个国家都有合作,应该说日本的救援人员和普通国民在应急素质方面确实不错,同时他们的防灾体制很好。这次日本地震,有一个小细节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你看从建筑物里出来的人,都会集中在路的中间等待。这样是为了将街道的两边留给救援和运送物资的车辆。这样的细节,不是书本中教出来的,而是人们在防灾培训中实际练出来的。

  

  防灾演习要分成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指挥层、决策层,这个层面的人群,要进行桌面推演。如灾害发生后,如何协调各方面资源,如何指挥人群,包括如何应对媒体等一系列问题。在总结案例的同时,用桌面推演的方式,进行虚拟临场指挥,并看到效果,不断改进。

  

  同时,防灾培训还要针对大众和志愿者。我们现在许多人连如何逃生都不清楚。这就要依托有效的训练机制来完成。至于你需要哪一个层面的知识,应该由你个人的身份来判断。

  

  另外我觉得,普通人不重视演习,跟防护意识薄弱也有关系。我们应该把防灾培训做的和入职培训一样,是每个人的一项职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灾害中自救互救。毕竟现在各种灾害频繁,我们需要这样的培训,并建立案例化的培训机制。

  

  [围观]

  

  我们做过演习

  

  却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

  

  @残阳1999:昨天学院搞消防演习,老师都要到场,我到的时候稀稀拉拉的,没几个人,9点半警报准时拉响,开进来三辆消防车,声响挺大的,这才把学生吵起来,演习很简单,扔烟幕弹、灭火、救人;让学生和宿舍管理员尝试灭火器灭火。跟一个马来西亚学生闲聊才发现人家在中学就做得比我们规范多了,逼真多了……

  

  @花弒:回想起来除了小学发的一本“安全教育”,初中的几节“三防课”和大学的一次没模没样的消防演习之外,从小到大就再也没有任何防灾抗灾的教育了……

  

  @citsguilin:在我的印象中,偶尔单位会找几个人拿着灭火器对准油桶喷喷玩,好像从来没有组织过任何正式的消防演习和地震演习。NOBODY CARE。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加强锻炼,特别是跑楼梯和弯腰躲桌底这两个项目。到时候就只能靠自己平时练的两把刷子功夫了。眼睛和耳朵都放机灵点,它们长在那里肯定是有用的。

  

  @汗中王:上一次的救灾演习应该是我高一时候的抗震救灾逃生演习了,说是演习,其实就是大家很淡定地下楼梯……如今我大学毕业好几年了……

  

  @叶慧Sherry:有一次在法国出差,酒店火警拉响,先跑出来的都是老外,我第一反应是消防演习,还磨蹭着。所以很多灾害处理跟环境有关,跟经历有关,跟狼是否真的来了有关。

  

 

  

  @uglyvivi:其实,我觉得,大家在感慨日本地震中的有序等等的同时,看到现有的差距虽然没有错,但除了一味地强调和抱怨国家的不足与差距,是不是也该更多地反省一下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在消防演习中敷衍了事?是不是轻易就不遵守秩序,甚至对遵守秩序的人嗤之以鼻?

  
 @爱烟人士:有过一次吧!在高中的时候!我们学校有弄防空演习,但是只有拉响警报,其他什么都没有,就连让学生走出教室也不肯!甚至老师听到警报后,还骂了句“吵死人了”!但是现在想想,如果真的发生空袭,原本我们做过防空演习的,然而我们却不知道该怎么保护自己!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编辑: 黄鑫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