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衢州永农植保公司引进了本市首架植保无人机。专家说,相比传统人工打药,植保飞机效率可提升60倍,农药使用量也更节省。周洋摄
◎啸报导航
平地而起的高楼正在逼近马云龙的菜地,他知道,早晚有一天,推土机会隆隆作响,自己终将“失地”。
马云龙不是农民,充其量只是“都市农夫”。5年前,他移居至衢城西区,并在周围的荒地上开垦种菜。
不仅如此,他还经常下乡,采购让自己放心的肉、鱼、蛋、米、油,从农田直接搬进自家厨房,“能不打药的坚决让长虫,能不喂饲料的坚决喂草料,能野生的尽量狩猎。”马云龙曾雇用渔船,到河里去捕鱼;为了吃上土猪肉,亲自上门去看望小猪……
这一切的背后,源于多年前马云龙当记者时,在农药残留检测部门经历的一次难忘采访。“我并不是多么向往田园生活,而是为了自我救赎。”马云龙坦承,惊恐的内幕,让他痛定思痛,回归自然。
然而,在农业专家看来,马云龙的故事除了“劳动光荣”之外,似乎并没有更多积极的借鉴意义。
“即便是自己种菜,也不能保证安全,因为城市的土壤容易受到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影响,污染物较多,也不排除有铅、镉、砷、汞等重金属污染。”市农科院蔬菜所所长章心惠认为,要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离不开农药和化肥。他反复说着,“关键是如何合理使用”。
“从检测数据看,衢州的农产品安全形势是逐年向好发展的。”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处处长郑树才透露,去年我市食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6.5%,其中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9.43%。
当然,隐忧亦无可避免。《啸报》记者调查发现,现实中,衢州农产品安全仍深藏不少隐患与问题。例如,数量众多、小而散的农户仍游离于监管体制之外;农业规模主体实行的可追溯二维码制度并未打通市场流通环节;少数利益熏心者仍在以身试法,无视百姓生命安全……
生猪养殖可导致土壤重金属超标
数读年衢州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湖南“镉大米”、海南“毒豇豆”、山东“毒生姜”……近年来,纷繁迭出、一“毒”成名的农产品安全事件,让老百姓谈“食”色变,比起舌尖上的“美食”,公众更在意舌尖上的“安全”。
作为浙江传统农业大市,衢州自古便以其青山绿水的自然禀赋,出产美味,犒赏舌尖。当农产品质量安全频频撩拨大众神经时,衢州所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
2010年6月,衢州市农业局正式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以下简称质监处),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由此启动。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既慢不得,也急不得。”在市农业局质监处处长陈石华看来,这是基于本市农业生产现状下的考量。
衢州现代农业虽在快速发展中,但仍存在相当程度的小规模、专业化的生产方式和农业投入品不合理使用现象,任何地方、任何环节、任何品种、任何生产经营主体,都可能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慢不得”。
与此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并不能一蹴而就。“只有科技水平与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断加强,农产品安全才有切实保障。”陈石华说,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主要有生产环境的污染、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有害生物入侵带来的污染和人为因素导致的污染。
其中,有害生物入侵带来的污染如禽流感、疯牛病等;人为因素导致的污染,如贩卖病死猪。来自市食安办的数据显示,近3年来,我市频频发现贩卖病死猪事件,累计查处的黑心商贩已达200多人。
此外,还有产地环境的土壤、空气和水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2013年震惊全国的湖南“镉大米”,就源于大米产地为金属矿区,土壤长期遭受镉等重金属污染所致。
而事实上,在工业污染之外,生猪养殖同样可以造成土壤重金属超标。“现在不少饲料企业为了抢夺市场,会在饲料中超标添加铜、锌等重金属元素,进而导致含有大量重金属的粪尿在土壤中逐渐积累,威胁环境。”市农科院蔬菜所所长章心惠表示,只有未受污染的畜禽粪尿才是真正的有机肥原料。
影响农产品安全的另一大风险,则是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兽药、添加剂和违禁药物,造成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
农业部总经济师钱克明在今年两会上透露,目前我国年化肥使用量占世界的35%,相当于美国和印度的总和;农药利用率仅35%,比发达国家低10至20个百分点,农业投入品边际效益明显下降,环境容量逼近极限。
化肥农药既然如此可怕,我们是否能拒之于千里之外呢?
答案又是否定的。
“农药对植物来说,就像医药对人类一样重要,必不可少。”章心惠认为,“公众应当对农药化肥有理性的认识。联合国粮农组织曾预测,如果没有化肥的话,全世界粮食产量将减少1/3,几乎相当于20多亿人的口粮,人类将会因为食品短缺再度引发战争。”
章心惠表示,发展现代农业,核心是强化对农业生产的有效监管和科学管理,通过新技术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逐步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投入品使用量。
蔬菜专家章心惠认为,如果消费者只买有可追溯二维码的农产品,那么问题农产品也将销声匿迹。资料图片
橘树不打农药后,虫害反而越少
2014
对于56岁的市民张美华而言,想知道从菜场买回来的果蔬中,农药残留是否超标,在过去基本靠运气。可现在,张大姐不再犯迷糊了。
“只需30分钟,便可知道果蔬中的农药残留是否超标。”解开张美华心中疑团的是遍布衢州所有县级农业部门和96个涉农乡镇的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室。
3月4日下午,《啸报》记者从市区斗潭菜市场随机购买了花菜、生菜、辣椒、黄瓜四种蔬菜,送到柯城区农业局农产品质检中心进行快速检测。
检测人员将送检蔬菜剪成若干1厘米宽的小段,再加上提取液,经过过滤和加酶等一系列的过程后,将提取后的汁液放入农药残留速测仪。
“主要是利用酶抑制率法来检测农药残留。”质检中心负责人郑建平介绍,如果抑制率在50%以下即为合格,如果在50%以上则表明农药残留较多。半小时后的结果显示,记者送检的蔬菜均为合格产品。
“检测只是农业部门在生产监管环节的最后一道防线,更重要的是要在生产源头抓好管理。”陈石华表示,去年我市主动申报,计划用两年时间,全面建成涵盖“各方职责落实到位、产地环境不断优化、绿色生产普遍推行、全程管控更加完善、质量安全明显提升”等五大目标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市。
围绕这一中心工作,衢州农业系统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绿色有机农业发展等工作为重点,坚持严格执法监管和推进标准化生产两手抓、从“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方面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人们印象中,市农业局植保站的工作职责就是指导农户如何更好地使用农药防虫治虫。可如今,植保站的重点却转向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
站长徐南昌告诉《啸报》记者,新形势要求植保部门必须更准确地发布病虫害预测预报,同时借助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新技术,大力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
去年,市农业局在常山县同弓乡、衢江区高家镇、龙游县詹家镇开展“整建制”植保统防统治试点,破解种植散户农药减量减污难题,一年下来成效明显。调查显示,对比农民自防区,试点区农药使用次数减少1.5次,用量减少129.35克,防治成本减少71.95元,亩增产增收167.98元,“一家尝到了甜头,就有更多生产者积极效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试点区,诸如田埂种大豆、芝麻,割草机除草等简便易操作的绿色防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大豆和芝麻作为显花植物,可以吸引水稻害虫天敌的栖息,是天然绿色的‘农药’。”徐南昌说,化学农药是把双刃剑,过去衢州橘农见虫就打农药,一年要治虫八九次,结果虫害越来越多,现在橘树管理粗放化几乎不打药后,虫害反而越来越少,他呼吁,“只有环境友好,农业才能永续发展。”
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由于农业部门的监管更趋严格,绿色防控技术覆盖更广,农药销量急剧下滑,“柯城区的农药店原来有300多家,现在只剩下100多家。”郑建平透露。
超市、农贸市场应逢进必检
扫一扫啸报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回复“买菜”,可获取农产品安全监管官员和农业专家教你如何买放心菜。
10多年前,衢江区莲花镇农民樊土寿远赴湖北安陆投资种植草莓,他发觉当地农民给草莓打农药总是特别勤。
“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恐怕早晚要出事。”樊土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立即终止了在当地的项目。就在他离开湖北后不久,当地便发生了市民食用农残超标草莓中毒的事件。
10多年后,樊土寿站在莲花现代农业园区的自家家庭农场里,说起农产品安全,愈发深有体会。
“种草莓就是种良心,因为它没有果皮,对质量安全要求更高。”樊土寿抱怨说,现在微信上经常会流传关于草莓的负面流言,什么“草莓毒死蜜蜂”,什么“吃草莓等于慢性中毒”,这些不切实际的谣言让他很受伤。
对于自家草莓的安全质量,樊土寿敢于拍胸脯保证。他的底气,来自于衢江区2013年率先实施的农产品信息追溯体系。
每批草莓上市销售前,樊土寿都会在农场的检测室内,对草莓农药残留进行速检。检测合格后,电脑会自动生成一张二维码标签,通过手机扫码,便可获知该批草莓的产地单位、何时种植、施肥用药、采收日期和检测结果等详细农事信息。
“除了家庭农场的自检,区、乡两级农产品检测部门也会结合农时季节和作物生产特点,深入基地进行日常巡查并开展抽检。”衢江区农产品检测中心主任李建忠说,农业部门的全程监管,无形中引导家庭农场主不断加强自律,进行诚信经营。
“追溯系统给农产品贴了身份证,如果我们种植环节稍有闪失,搞不好就会砸掉品牌。”衢江区六泉家庭农场负责人徐六泉表示,为了维护草莓质量,他有时宁愿损失几株草莓,也不会多用农药。
不过,《啸报》记者也发现,虽然衢江区已有58座家庭农场纳入追溯体系,可在衢城的超市、菜场里,几乎很难寻觅贴有二维码的本地农产品踪影。
“实际上,这套追溯体系还没有彻底打通流通环节。”徐六泉称,他将对此进行尝试破题,“我准备5月份在市区城隍庙开设一家农产品超市,专销贴有二维码的优质农产品,同时配备价值20多万元的检测设备,供消费者现场检测。”
“如果消费者只买可追溯二维码的农产品,那么问题农产品也将销声匿迹。”章心惠认为,现在农业部门对家庭农场等大户主体的监管不断加强,一方面是因为其产量规模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它们对广大散户进行示范引领。
章心惠表示,当生产环节逐步规范化后,流通环节也该相应提高门槛。如超市、农贸市场应严格落实准入制度,做到逢进必检,结果公示;政府应当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家庭农场等大户主体在超市、农贸市场设立销售专区,让放心农产品直接走到百姓面前。
《啸报》注意到,今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计划中,对保障食品安全也作出了明确承诺,提出将在22个城区农贸市场配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免费向公众开放;同时扩大农产品二维码追溯管理系统覆盖范围。
得知农产品安全的一道道防线正在挺立,马云龙望着自己那块被高楼包裹的菜地,不禁悲喜交加,“其实我很乐见自己的菜地消失,因为这说明咱们老百姓,再也不用担心吃得是否放心。”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马云龙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