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报告称近五成男人愿当备胎 收入高求婚成功率高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5-02-11 08:45:27
  日前,中国知名相亲网站珍爱网通过大数据调查,首度披露了有关情人属性的婚恋报告,报告显示,男方收入超女方收入1倍,谈婚论嫁成功率极高,另外,16.5%的被访男女接受“姐弟恋”,该份报告的内容已在网上引发热议。

  你希望爱人(男方)与自己(女方)的收入差距是?

  能接受对方没收入0.84%

  其他9.46%

  两人差不多17.13%

  女比男多一倍

  0.19%

  男比女多出一倍

  72.38%

  你希望爱人与自己的年龄差距是?

  大10岁以上2.01%

  大5-10岁

  17.73%

  小5-10岁

  17.73%

  小0-5岁

  35.49%

  大0-5岁

  27.04%

  制图王志超

  父母趁节“逼婚”效果越来越差

  “我们很关注自己的儿子,2月14日这天是否在家。”家住建邺区的赵蓉蓉女士告诉记者,“我的儿子已经32岁,虽然谈过几个朋友,但似乎并没有固定的女伴,看着他的年纪,父母说不着急那肯定是假的。赵女士介绍,“似乎从去年3月份开始,孩子的婚恋问题就无进展了。不过,可能孩子大了,有自己主意了,认识女孩子也不会及时告诉我。”在赵女士眼中,西方情人节这天,孩子是否在家吃晚饭是一个重要信号。

  记者从南京多家婚介公司了解到,2月14日均组织了相关的活动,不少未婚男女是由父母“逼”过来的,期待能在情人节浪漫氛围烘托下,找一个对上眼的人。

  不过,珍爱网的大数据却显示,父母的一相情愿,效果可能会很一般。数据显示,56.84%的未婚女性明确表示,不会为了过节而恋爱,更不会为了结婚而结婚,宁可做“单身狗”,这一比例在未婚男性中也较高企,有47.19%比例的人明确说,“不会因节将就选择。”

  在被访者中,仅有1.97%的未婚女性及7.6%的被访未婚男性称,可能因家里压力大、被朋友刺激而将就在节日找一个。

  收入比女方高1倍谈婚论嫁成功率高

  究竟什么样的未婚男更容易获得女性的青睐?大数据做出了详细的勾勒,珍爱网数据显示,收入偏高的男性容易获得女性的关注,最终走进婚姻殿堂的成功率也高,进一步验证了“经济是基础”的老话。

  数据显示,72.38%的未婚女期望男孩子的收入能超自己1倍,相反,仅有1.31%的男性能接受收入比自己高出1倍的女孩子。值得注意的是,0.84%的女性能够接纳男方没有收入的情况。此外,仅17.13%的女性能接受与自己收入差不多的男性交往,显示出未婚女性更期待收入高些的男性。

  16.5%的未婚族愿意接受“姐弟恋”

  “如今来办结婚手续的,不少女孩子年龄要大于男孩子,以前民政工作人员还会私下讨论一下,现在已并不鲜见了。”一位在宁专门办理结婚证审核的区民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大数据对于这一现象也给予了“全揭秘”。“你希望爱人与自己的年龄差距”调查中显示,16.5%的被访男女能接受“姐弟恋”,在女性被访者中,6.27%的人能够接受自己比男朋友大5岁以上,9.18%的未婚女性能接受自己大于男性0-5岁。同样,在男性被访者中,5.99%的人能够接受女性比自己大5岁-10岁,8.77%的未婚男性能接受女性大于自己0-5岁,有2.56%的男性甚至可以接受女伴年龄比自己大10岁。

  47.33%的男性愿意做备胎

  在这个缺乏安全感的情感时代里,备胎们的行情逐渐看涨,而这一行的佼佼者主要集中在男性群体。在珍爱网的调研中发现,47.33%的男性表示即使对方没有接受自己追求的意思,也愿意持续对对方好,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而女性们显然理性得多,有83.99%的女性坚决表示不做备胎!

来源: 新华报业网 作者: 记者 黄阳阳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