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来了,车来了!”今天上午8时10分不到,一辆大巴车缓缓驶入安吉县客运中心。看到车,几位眼尖的旅客欢呼起来。随后,大家纷纷起身,提着大包小包排队检票。这是从安吉开往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的专车,由安吉双洋海绵厂负责人于峰包下来,专程送企业员工回安徽老家。
车程缩短近13小时
车厢内,37个座位全部坐满。李明坐在第3排,和邻座的工友谈笑着,看上去略显兴奋。“车程大概7个多小时,下午3时就能到家了。”李明告诉记者,他是安徽省太和县赵庙镇人,2006年从广东省来到安吉县,经朋友介绍,来到于峰开的海绵厂,干起了厂房管理工作,这一干就是8年。
“往年回趟家很不容易,要从杭州先坐七八个小时的火车到阜阳,再从阜阳乘坐1个多小时的汽车到太和县,还要再坐四五十分钟的公交才能到家。折腾下来,要20多个小时。”李明表示,如今,包车只收取基本的油费,比自己坐车便宜了不少,更重要的是不用再为买票发愁。
老家同在太和县赵庙镇的范吉聚介绍,2002年来到安吉,他一直在厂里开车、送货,一个月的工资有四五千元。“老板帮忙包车,我们省心省力,拿着年终奖就能回家过年了。”范吉聚笑着说。
据了解,于峰也是阜阳市太和县赵庙镇人,从2月6日起至2月11日,他连续6天在安吉长运汽车运输公司包车,每天安排30多人返乡,6天将送回企业里的200多名员工。
“他们不仅是我的员工,更是我的老乡,能送他们回家,我心里也舒坦。”于峰说。
“拾荒”老板反哺社会
1998年,于峰只身一人来到安吉,身上仅有80元钱。他想创业却没有启动资金,只好蹬起三轮车,走街串巷收废品。“那个时候夏天只能赤膊赤脚骑车。”8年寒来暑往收废品,于峰穿遍了安吉的大街小巷,骑坏了4辆三轮车。
怀揣创业梦,于峰咬牙坚持。到了2005年,他用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办了家小海绵厂,七八个工人,一台机器,就这么开工了,自己学切割、学发泡、跑销售,所幸,创业之后的他靠着坚韧一路走得稳当。
“老家那边很多人想到安吉来打工,我就把他们带到自己的厂里。”从2005年起,于峰前后带了200多名老乡来安吉,从事切割、喷漆、包装、运输等工种。
在外拼搏近20年,于峰深知外地员工对回家过年的渴望,也深知春运旅途的艰难。他自己就曾因为“一票难求”而3年没有回家过年,也经历过转四五趟车,20多个小时才到家的艰辛。
于峰说,既然把员工从老家带出来了,就有责任把他们顺顺当当送回家门口。凭着这份责任感,于峰从2012年开始,连续4年到安吉县长运公司包车送员工们回家过年。
此刻,双洋海绵厂的包车,又一次载着员工的欢笑声,温暖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