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合眼缘的原木,赖华斌的眼里有了异样的神采。
▲猪圈里淘回的枯木、从荒山上捡到的巨木疙瘩,在他的巧思之下,化腐朽为神奇,被赋以艺术生命。
▲迷上了原木创作。
破败不堪的老木板修复如新。
▲老木头靠椅。
木工,是人类改造自然、为我所用最原始的技能之一,似乎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向往。朋友圈里“我要做木工”的话题常被大家转起来。真正的木工Style是怎么样的?1月24日,笔者在柯城区乡间的一间工作室里见到赖华斌。
当日,27岁的赖华斌轻柔地抚过一件椭圆形枫木茶台上的天然木纹褶皱,那是他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设计打磨的原木作品。
他说,第一眼看到这块原木时,它还是个结满蛛丝,遍身虫噬兽咬的印迹,遍布数百年寒来暑往沧桑印记的老树桩。在他的巧手打胚,定型,设计,打磨之下,这块原木以简洁大气的原生之态、因木的纹理和手工刻凿的痕迹,展露出艺术之美。
11年来,赖华斌在原木世界里寻寻觅觅,以独特的方式倾听并解读出那些属于原木的故事,赋予一块块原木以鲜活的生命力。
赖华斌是安徽黄山人,大山里遍布的树木很自然地为他所熟悉并喜爱。
当年,这名16岁的少年随亲戚来到钱江源头从事木雕工作,从此和原木结下不解之缘,并最终迷上了原木创作。
在赖华斌眼里,原木艺术与木雕最大的不同在于,设计师在原木艺术世界里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和想象空间。好的设计师会保留木材原本的特性,将原木的美丽和缺陷同时完整地呈现出来,使人们感知到它的生命甚至呼吸。同时,木的纹理和手工打磨的痕迹可以让使用者感受到原木的朴实和自然之美。
生性静默的赖华斌喜欢设计线条简约自然,设计精巧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作品,比如书柜、书桌、茶桌、凳子等。他喜欢从设计到最后定型的每个步骤都一个人完成,用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看着一件作品在自己手中一点点成型,这对他而言是极具成就感的事。他认定,自己和木头有缘。
这些年来,看见喜欢的原木,只要口袋里有钱,赖华斌就会毫不犹豫地买进,他把这叫做“木缘”。
在8小时工作之余,痴迷于设计制作原木艺术品的他,不知不觉间,已投入了十几万元积蓄,在老家积攒了近20件原木艺术作品。
在赖华斌看来,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压力之下,人们更希望营造返璞归真的家居生活。这给原木艺术创作提供了生存空间,也让他产生了回老家黄山开办一个原木艺术工作室的想法。他希望工作之余,能在陈设着自己设计的原木作品的环绕下,和三五知己好友,喝茶聊天,分享属于自己的原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