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赶来的市民,领到热粥后站在墙边喝了起来摄/法制晚报记者柴程
天还没亮,广济寺门口就有人排队摄/法制晚报记者柴程
熬粥的原料,被分装在几个大盆中摄/法制晚报记者柴程
今天是腊月初八,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在这个年味儿逐渐浓郁的日子,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自是必不可少的。
上午,广济寺的舍粥活动如约而至,200多桶腊八粥被分发一空。人们期盼的不只是那顺口而下的温暖,还有一股直抵心田的福气。
熬粥整晚连轴转熬粥200桶
昨晚9点,阜成门内大街已逐渐归于安静,路北侧的广济寺却不时有人进出。几十名居士赶来,为腊八的舍粥活动做最后的准备。
在寺内西北角的斋堂,熬粥的食材和器具都准备停当,小米、花生、栗子等必备的原料被分装在几个大竹筐里。生起火的灶台,将几口大锅内的水烧得上下翻腾。
随着一声“下锅”的吆喝,居士们将食材按比例倒入锅中。约半小时后,一锅浓稠的腊八粥冒出了热气。
“嘿,今年咱们的动作可够快的!”不知不觉中,已是凌晨5点。经过一宿的忙碌,居士对自己的成果很满意。此时,熬好的腊八粥已装满了200多桶。
为了让人们喝上口热粥,居士们来不及停歇,又忙着将一桶桶粥搬到侧屋。一桶粥近200斤的重量,两个大小伙子一块儿提起来也是颇费一番力气。
就在此时,寺门外已聚集了几十位前来盛粥祈福的市民。他们各自拿着盛粥的器具,不断询问着保安开门的时间,众人翘首以盼中仿佛已闻到了院里飘来的粥香。
“您小心点,别烫着。”居士们一声声嘱咐着,早上7点舍粥正式开始。领到那一勺热粥,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微笑。很多人直接站在院墙边“吸溜吸溜”地喝了起来。
不到一会儿的工夫,盛粥的圆桶已经见底儿。居士们也返回斋堂,一把食材洒下,又是一份福气即将出锅。
聊粥响应节俭令精减原材料
一位居士介绍,腊八熬粥的准备工作在两周前就已开始。他们备齐各种食材后,就忙着剥皮、冲洗等。
广济寺的腊八粥素以原料齐全、味道讲究著称。去年就使用了近30种原料,其中的搭配更是长久以来得出的经验。大厨安师傅告诉记者,今年熬粥却“做了减法”,只用了13种原料。
“这也是为了响应中央的节俭令。”安师傅表示,虽然食材进行了精减,但他们仍会努力保持原有的风味。
不忘老例儿想沾份福气
李奶奶是西四一带的老居民,喝腊八粥是她每年必做的事情。“现在生活好了,可这老例儿不能忘。”
今天凌晨5点半,李奶奶就站在了广济寺门前,她也如愿成为首批领到粥的市民。李奶奶心满意足地说:“不是在乎这口吃的,重要的是能沾到这份福气。”
同样奔着这份福气而来的还有小路和他的妻子,这已经是他第三年在广济寺喝腊八粥。“老家河南也有这习惯,没法回去,就在这里补上。”
今天早上,小路和妻子特意提前了半小时起床。捧着分到的热粥匆忙喝完,两个“上班族”还要赶往各自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