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父子失散23年再相见 母亲曾只身跨省寻子(图)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5-01-14 10:01:57
 

1月13日,蒲江的李德志在成都市公安局见到了失散23年的儿子,爷俩紧紧拥抱在一起。

一家三口的合影照,李德志保存了23年。

一个母亲的寻子之路

  “那几年她越发的显老,我知道她身体不行了。”

  李德志说,自从李武被拐走后,因为悲伤过度,王莲数次晕倒,随后几年风餐露宿寻找儿子,身体渐渐被拖垮了。2012年,她带着对儿子的思念离开了人世。

  去世前,王莲叮嘱丈夫:

  “我时间不多了,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儿子找回来。”

  一个儿子的寻家之路

  “我一直都知道不是我养父母亲生的,从小就知道。”

  李武说,他将这个秘密深深地埋藏在了心底,从未告诉养父母和身边的朋友。

  16岁时,当李武首次离家来到江苏邳州打工时,寻找亲生父母的念头变得愈发强烈。2011年,当他在南通打工时,抱着一丝希望,他来到了当地公安机关寻求帮助,并在2014年录入了自己的DNA数据。

  1月13日上午,成都市公安局内,一位年轻人跪倒在一位老人面前,放声嚎啕大哭。老人也一脸悲怆,他一边拉年轻人起来,一边安慰道:“娃娃快起来,我们都是男子汉!”

  老人名叫李德志,年轻人是他失散23年的儿子李武。李德志好几次想把儿子扶起来,但自己的背已经有些佝偻,面前的儿子已不再是可以一手搂在怀里的小家伙。更让李德志感慨的是,老伴在寻子路上累出一身病,却再也没有机会见到自己的孩子了。

  走失

  与小伙伴玩耍儿子再没回家

  李德志清楚地记得,儿子失踪的那一天是1991年9月26日,上午他在成都蒲江大塘镇西街农贸市场内摆好了摊子,4岁的儿子李武便和菜场内其他的小朋友们一起玩去了。

  中午12点半,当其他小朋友都回家吃饭时,儿子没有回到摊子上。李德志认为,儿子也许已经自己回家了,于是推着车赶回家中,而面对他的,是一脸疑问的妻子:“娃儿哪儿去了?”

  “当时就觉得出事了。”李德志说,他和妻子王莲随即返回菜市和附近寻找,但并没有寻得李武的踪迹。从小伙伴口中得知,李武被两个陌生男子带走了,“说是给他买冰淇淋。”

  “儿子可能被人贩子拐走了!”夫妻俩本能地冲到了火车站,希望能从如潮的人群中找回自己的孩子,但一直找到晚上,都没有任何消息。

  “那天我儿子4岁零19天,我记得很清楚。”昨天,李德志边说边从怀中掏出了当年他和李武的照片,照片中,他抱着孩子半蹲在地上,背后,身着花裙子的母亲望着父子俩,一家人脸上都带着笑容。

  寻子

  妻子只身寻亲最远找到河南

  那一天之后,李德志夫妻的生活彻底改变。

  报警、散传单、请亲戚朋友帮忙找孩子,夫妻俩几乎动用了在那个年代所能想到的一切手段来寻找李武。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每天干的事情就是找孩子。”李德志说,因为当时没有手机电话,他便在传单上打上了自家的住址,每天都盼望着有人能敲开家门带来李武的消息,可惜日复一日,等来的只有失望。

  家里的地需要男人下力气种,妻子就一个人带着传单去外地找孩子。“最开始那几年,她听到一点消息就会出去,跑了好多地方,但每次都失望了。”李德志说,1992年,妻子王莲就只身前往康定、重庆等地寻子,每到一处,她便拿着印有孩子照片的传单四处询问,并向当地警方求助。

  “最远的一次去了河南,那是孩子丢了的第四年,河南打掉了一个人贩子团伙,她听到消息后就去找娃娃,苦啊。”李德志已经记不清妻子多少次只身出外,自己多少个夜晚苦苦等待。在一次又一次无功而返的寻找中,他记得最清楚的是,1995年河南警方解救出了多名被拐儿童,报纸上呼吁丢失孩子的家庭到河南认亲。妻子王莲最后一次踏上了外出寻子的道路。“那些娃儿我一个个认了,都不是小武。”妻子回来时,失望地对李德志说。

  李德志说,自己当年曾是村里少数几个万元户之一,早早地买上了摩托车,可自从孩子丢了之后,他放弃了工作,几乎所有的积蓄都用在了寻子上,可始终没能得到任何有关李武的消息。妻子临终遗愿:把儿子找回来

  1995年,李德志41岁,他们夫妻俩生育女儿李梦,也一岁了。一边照顾女儿,一边寻找儿子的生活让这个家庭变得不堪重负。

  尽管妻子从河南寻子未果,夫妻俩有点心灰意冷,但他们还是从小告诉女儿有这么一个哥哥存在,“每年李武的生日都会想到他,妹妹(李梦)也晓得,那些年失望归失望,但心里总有那么一点希望,有一天儿子就回来了。”

  自从李武被拐走后,因为悲伤过度,王莲数次晕倒,随后几年风餐露宿寻找儿子,身体渐渐被拖垮了。“那几年她越发的显老,我知道她身体不行了。”李德志说,1999年妻子患上了乳腺癌,并经历了两次手术治疗。2008年,妻子因病瘫痪在床,在和病魔抗争了4年后,2012年,她带着对儿子的思念离开了人世。去世前王莲叮嘱丈夫:“我时间不多了,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儿子找回来。”

  当时,李德志并不知道,在他和妻子想念儿子的同时,儿子李武已经在遥远的江苏徐州开始寻找回家路。

  寻家

  火车不停钻洞忘了家在哪里

  1991年,4岁的李武被王某和另一人贩子带上了前往江苏徐州的火车。

  “我的印象中,只有火车不停穿过山洞的印象。”想起被拐时的场景,李武只记得火车不断前行,他被两个人送到了离家很远的一个村里。很快,当地一对夫妇以2000元的价格将李武买下,并暂时寄养在了一位亲戚家中。

  “买我的就是现在的养父母,那个亲戚我叫她二姑。”李武说,在二姑家生活了近两年,其间,养父母曾多次前来看他,并给他起了一个新名字。大概在6岁时,李武被养父母接回了家中,并送进了当地的学校上学,此时,他的一口四川乡音已经所剩无几。渐渐懂事后,李武虽记不得自己怎么被拐的,家在哪里,但他知道自己不是养父母亲生的孩子。寻亲秘密埋藏心底20多年

  “我一直都知道不是我养父母亲生的,从小就知道。”李武说,他将这个秘密深深地埋藏在了心底,从未告诉养父母和身边的朋友,“所以说实话,我和养父母在感情上一直有疏离。”

  虽然家里的亲戚都知道自己的身世,但李武说,其他亲戚,尤其是曾经抚养他的二姑感觉从来没把他当外人,不仅平时走动频繁,而且对他也很不错。尽管有朋友,有亲人,似乎拥有了正常的人生,但李武心中一直有个念头,“我想要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16岁时,当李武首次离家来到江苏邳州打工时,寻找亲生父母的念头变得愈发强烈。“但是我根本不记得自己是哪里人,只记得家里有辆摩托车,家外有口水井。”李武说,2011年,当他在南通打工时,通过当地志愿者的宣传材料,得知了“宝贝回家计划”和公安部发起的全国打拐行动,抱着一丝希望,他来到了当地公安机关寻求帮助,并在2014年录入了自己的DNA数据。

  李武没有想到,这一次数据录入成为了自己找到亲生父母的关键。

  团聚

  DNA匹配终于找到亲生父亲

  李武不知道,在2011年,他的亲生父母李德志夫妻也将他们的DNA数据录入了警方的数据库。

  2014年12月9日,成都市公安局接到公安部打拐办的通知,李武提供的DNA数据和李德志夫妻的DNA相匹配。随后,成都市公安局和蒲江县公安局的民警赶赴南通市展开工作。

  调查后,警方查明了李武被王某等两人拐卖的事实,并从他的养父母口中获得进一步确认。据了解,涉嫌拐卖李武的王某已病逝,警方正在调查另一名嫌疑人。

  民警悄悄找到李武,告知了他相关情况。“我当时很激动,没什么思想斗争,就决定要到成都来找我的亲生父母。”李武说,尽管一开始养父母得知他的决定后情绪有些波动,但随后还是决定支持他,“他们就希望我今后能多回去看看他们。”

  1月12日,李武和民警搭乘飞机从江苏返回了成都,他说,他激动得整晚都没有睡觉。另一边,警方也通知了李德志有关李武被找到的消息。

  想给母亲扫墓是否留下没想好

  1月13日一早,在时隔23年之后,父子俩在成都市公安局内再次相见。见到父亲的一瞬间,李武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抱着李德志的双腿嚎啕大哭。

  也许是年纪有些大了,也许是久别未见的儿子已长大成人,李德志数次想要拉起李武都没成功,最终在民警的帮助下,他才将阔别已久的儿子扶起。也许是第一次见到从未谋面的哥哥有些不适应,陪同李德志前来的妹妹李梦一直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站在一边。

  “长变了,确实认不出来了。”李德志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和喜悦,他掏出当年拍摄的一家三口的照片对李武说:“这是那年中秋节拍的,你刚刚4岁零15天,过了4天,你就被带走了。”说完这句,李德志叹了口气,“你妈妈已经走了,不过她的遗愿总算达成了。”在成都市公安局相认后,李武说,下一步他要办的,就是去母亲的坟上拜祭。

  李武说,在徐州,养父母一家还是希望他认亲后,经常回到那边看看。对于最终是否留在四川,李武说,自己还没想好,以后再说。李德志则表示,自己尊重儿子的选择。(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来源: 华西都市报 作者: 记者 熊浩然 实习生 颜斯睿 雷远东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