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于空气污染的话题中,河北作为中国的“雾霾大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国环保部监测结果显示,2013年以来,中国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河北每月都占5至7个。
省政协委员、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郭斌已从事30余年的环境保护研究。从2012年1月开始,连续的雾霾天侵扰华北大地,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他主要执笔的《关于改善和提高省会大气环境质量的建议》、《推进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科学治霾,改善河北大气环境质量》均被河北省政协列为“一号提案”督办,并被媒体称为“一号提案治霾连续剧”。
“河北各地目前都在做大气污染物源解析工作,这为下一步对污染物精准控制做好了准备。”谈及当前工作,郭斌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与以往稍显混乱的治理方法相比,现在他们已可以拿出更具针对性的方案来治理雾霾。
“下一步工作就是根据‘诊断’‘对症下药’,科学精准治霾。”同时兼任民盟石家庄市委主委和石家庄市政协副主席的郭斌表示,河北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经历了从一开始只关注石家庄,到全省联防联控,再到科学治霾的过程。
郭斌说,2013年,包括对企业关、停、限产的很多治理措施都在推进,经济损失很大,但作用并不明显,这引发了很多人对雾霾治理的反思。
“我们最担心费了很大劲,却事倍功半。”因此郭斌和很多专家都提出开展区域大气环流与污染物扩散输送规律、大气二次污染形成机理等问题的研究,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支撑。去年,这些意见汇集成《科学治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案,由河北省政协主席付志方督办。
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段惠军认为,治霾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问题,如何让治霾“有的放矢”,是当下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应当考虑的。
“摸清了污染源、资源承载能力和产业结构底数,才能抓住‘主要矛盾’,走向一条正规的科学治霾之路。”河北省政协常委、提案委主任陈虎亦认为,只有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治霾,兼顾资源承载能力和企业承受情况,协调好防、治、就业三者之间的关系,稳步推进,才能达到最佳治理效果。
河北省长张庆伟在今年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河北2014年铁腕治理污染,大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2%、13.2%。
“2014年,河北省最突出的事件就是大力治理环境污染,并在科学治霾的方向上做出了很大努力。”郭斌说,当年,河北官方不但成立由两院院士及国家级专家组成的“大气污染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引入高端“智囊团”定期研判治霾策略,还成立了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为大气环境改善提供技术支持。
“去年,人们能明显感觉到‘好天儿’比原来多了。”郭斌说,但治理雾霾不能一蹴而就,“APEC蓝”的启示是环境能够通过人为干预改善,但如何将干预的方法科学化、可持续化是下一步需要做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