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分拣并切去笋“老”的部分,等待真空包装。江晨摄
大家好!我是一根生长在安吉县杭垓镇桐坑村的笋,山里充沛的雨水、常年的雾气滋养着我茁壮成长。农民伯伯都夸我长得漂亮,一身翠黄带绿的衣服配上可爱的小脸,任何美味佳肴都不可缺我奇特的清香。
每年3月至5月,桐坑人上山将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从土里刨出来,经验丰富的农民只需要看一下竹梢的颜色,就能知道我的准确位置,清楚在看上去了无生机的土层之下,我们正在哪里萌发。
但我的保鲜期很短,过去的千百年,只有周边地区的人才有机会吃到;但在当地农民的巧手下,我不仅能长久保鲜,还和全国各地的兄弟姐妹一起被加工后远渡重洋……哈哈,“升值”故事,神奇上演。
遇到伯乐,销往全国
杭垓镇距安吉县城和安徽广德、宁国都是45公里,这里一直是周边地区的竹笋集散、交易中心。
过去,每年3月至5月,是桐坑村最热闹的时光。我和我的兄弟姐妹被堆积在场院,全村一千多名男女老少都聚在一起加工。给一斤鲜笋剥壳的加工费是0.25元,后面还有分切、蒸煮、腌制、杀菌等多道工序。村里人一直是做半年竹笋,再外出打工半年以维持生计。
现在的情形与原来大不相同。瞧!那个蹲在48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里满手盐巴、正忙着做包装的,就是我们的“伯乐”赵世忠。老赵和竹笋打了大半辈子交道,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的“先辈”主要被腌制成笋干销往杭州地区。但在2003年,101户人家的1500吨笋干卖不出去,愁得老赵花白了头发,满世界找销路。
困境有时会成为机遇,村里人和老赵一起将竹笋的销路从杭州延伸到常州、无锡,再以江苏为跳板,辐射至整个北方地区。我的销路不愁了,货源又成为问题。
于是,桐坑人不仅将临安、德清的兄弟姐妹接过来加工,更将福建笋、江西笋、广西笋和四川笋等远亲收购回来。现在,在老赵的桐坑诚信笋干专业合作社,本地笋只占1/3,而我的外来远亲占到2/3,村里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笋子以供加工。
100℃的沸水锅里,正“咕嘟咕嘟”地煮着上百斤我的小伙伴们。工人捞出来晾干、杀菌、再真空包装后,就制成了餐桌上的美味——清汁笋,而原材料是广西笋。每年2~4月收购加工江西笋,3~5月是本地春笋,7~9月是福建笋,10~12月是广西笋,11月至次年2月又轮到本地冬笋……循环往复,我和表亲们就为农民增收“服务”了一整年。
为了提高我们的产品附加值,老赵可没闲着:除了低盐脱水的直尖、盘笋,我们还被加工成笋丝、笋球、笋条,有了先进的真空保鲜技术,被包裹在无菌袋里,无论是我,还是早园笋、红笋、毛笋都能保持最初水嫩的小模样。现在,不仅国人喜欢吃由我制成的小食品,外国人也争着向老赵订货呢!
农民增收,绝不含糊
在合作社里,你不仅能见到124个腌制池,还有6个用蒸汽煮笋的池子,一个500立方米的冷库,把来自全国的1000多吨笋加工成成品。
我的“身价”上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种笋农户的抱团发展。以前,因散户竞相压价恶性竞争,常常一捆桐坑笋价值不抵临安一根笋。老赵的股份制合作社,让41户农民入股,除了原材料直接被合作社回收,每年盈利后,每户农民按持股比例分红,在股份基础上,享有14.4%的返利。
算算升值之路,我从农户手里回收时,一般是每斤2.3元至2.4元。100斤笋加入2斤盐,制成约50斤笋干,贴上“桐坑”牌的商标后,可以卖到每斤四五十元;新鲜的笋在杀菌真空包装后,可以卖到每斤6元,刨去各项人工、包装成本,纯利润在20%左右。
过去,单一品种的“桐坑扁尖”,现在被开发出烤扁王、野笋干、淡笋干、红笋干、毛笋干等20几个品种。这些兄弟姐妹和我的“升值”之路,得益于以“桐坑”村名命名的商标品牌。有了品牌效益,合作社又通过国家食品安全“QS”认证,顺利地进驻鑫润、佳果等大型超市;为豪享来、家有好面等连锁餐饮供应食材……听老赵嘟囔,他明年的订单已经排满,生产都跟不上销售了。
昔日,村里曾有一百多户家庭手工作坊加工我,到处是加工后的下脚料,臭气熏天,废水满街横溢。如今,我脱去的外衣,被集中堆放制成有机肥;切下的老笋头用来喂湖羊,羊饲料省去小半,羊粪也可以堆肥,湖羊肉的价格一路飙升……我的任何一部分都没有浪费,还形成了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
触网世界,妙不可言
老赵虽不愿透露合作社的年产值,但兄弟姐妹被“蹂躏”这么久,保守估计一年赚个2000万元不在话下。不断攀升的销售势头还有相当一部分归功于网络。
2011年,“伯乐”老赵借助于阿里巴巴的“生意宝”将我们搬上网,当年,竹笋食品就有几十万元的订单。随后老赵又委托学习电子商务的儿子,在淘宝上开出网店。
如今,桐坑诚信笋干专业合作社的“安吉笋”微店火爆微信朋友圈,比投放广告还要管用。通过网络,无论大商小客,少到三箱五箱、多到十吨八吨的笋都可以发往全国。
苏东坡先生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不俗加不瘦,餐餐大竹笋烧肉。我的锰、锌、铜和钾元素含量丰富,吃我有很多好处哦!
我知道,老赵心中隐藏的梦想——未来,我们可能像老坛酸菜方便面的酸菜料包一样,成为国人口中最常见的食材,我的“升值”之路,当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