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影响生意,即使妈妈住院期间,牟亚男也是白天陪床,晚上回家再做糕点。
牟亚男和她自制的蔓越莓饼干。
“谁的朋友圈没有几个卖东西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玩微信的人!”随着微信崛起,朋友圈“买卖”也变得越来越多,不知不觉中,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也被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滨州这座小城,虽没有大城市对新鲜事物的反应那么灵敏,但时至今日,微信圈自制美食俨然已开始流行。这种很多素未谋面、单纯靠信任建立起来的买卖关系,正影响着这座小城的人们。在美食方面,以自制私房菜、糕点居多,“原材料安心、安全,成品无添加”则成为他们最大的卖点,对此,有的人深信不疑成为“铁粉”,而有的人也对此嗤之以鼻、不以为然。
微信自制美食悄然兴起
牟亚男是一名90后,率性随意的她受不了单位里中规中矩的要求,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外人眼中光鲜亮丽的空姐工作,在家做起了专职“厨娘”——微信朋友圈卖自制糕点。之所以选择微信美食,如大部分人选择“美食起家”的原因类似,一是因为淘宝竞争压力太大,从千万商家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二是因为美食是快消品,投入少、风险小。更重要的原因,出于自身对美食的喜爱。“每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自己做糕点吃,这样我总能慢慢沉静下来并且全身心投入。”牟亚男说。
王莉是一名网购达人,从起初的淘宝到现在的微信购物,她都能“紧跟潮流”。从衣服鞋子到入口零食,她都会尝试。尤其近来微信兴起的“自制美食”,也着实让她着迷。自制糕点、自制香肠。这是她最近一星期的购物清单。除自己吃,她还会买来作为小礼物、见面时送朋友。
“以前走亲戚的时候经常是买盒奶、买点水果,但是我感觉这样子也没什么新意,尤其是家里有小孩子的可能对这个并不不感兴趣。而超市里面的糕点又添加剂太多,很多微信自制美食既包装精美、又安全健康,我为什么不选择呢?”王莉对此情有独钟。
为了适应现代年轻人的“品味”,微信店主也让自制点心变得好吃又好看。牟亚男告诉记者,微信美食之初,她只是做的简易包装,后来,意识到顾客需求增加,她设计了礼盒式包装。“一个手提袋里面有六个小盒子,分别按照顾客需求装有不同口感的饼干、糕点。”牟亚男告诉记者,从自己食用到送亲戚朋友,这样的包装都不会太掉份!
“口感好、安全无添加”成最大卖点
“因为我们没有大的店面租金,没有雇佣员工的压力,所以,我们可以把节省的支出放在提高食品质量上!”在记者对几位“微信厨娘”的采访过程中,他们一致表示,原材料成本高,质量安全放心是他们的优势所在。
“安心手工烘培”是牟亚男的微信名字,就连微信号也取“私房馆”的拼音,这也代表了她微信出售自制糕点的初衷——用料安全,无添加。就是这些,吸引了周边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前来购买。
“现在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但是真正能做到安全无添加的却很少,基于这样的初衷,我选择了做这个。”牟亚男告诉记者。“就连小宝宝都能放心吃。”牟亚男很自信地说,她所使用的原料除面粉外几乎都是进口的。
“黄油和奶粉是新西兰进口的,糖粉购自于韩国,蔓越莓和可可粉来自于美国。”牟亚男向记者展示她的“进口”清单。“我哥哥在墨尔本留学,所以买一些进口原料要方便很多。”
与牟亚男一样,张扬经营着一家微信菜馆。与之不同的是,她有一份相对自由的工作,可以在闲暇之余以及晚上做美食卖给大家。
张扬是一名嫁到滨州的重庆姑娘,自是很难习惯北方人的吃饭口味,加之爷爷原本就是大厨,貌似遗传了老人会做饭的天分,张扬能做得一手地道的重庆菜。每到周末,她都会约同事来自己家吃饭,每次,同事都会对她煮出来的饭赞不绝口。
“既然做得这么一手地道的重庆菜,何不在微信卖卖试试?”于是,从今年10月1日开始,工作之余,张扬开始做起了“厨娘”。“麻辣鸡78元/份,麻辣油皮20元/份,四川醪糟20元/斤……”具有当地特色的菜品价格被贴在了微信页面的显眼位置。
这个季节,她正忙着做香肠,48元/斤,价格与超市价格相当。记者找到她的时候,也预定了两斤。
“先付款还是货到付款?”“货到付款吧,支付宝网银都行!”张扬告诉记者,当记者询问他会不会担心记者最后毁单时,他告诉记者,“不怕,现在都忙不过来!”她所用的肉全部来自银座超市,更不会添加防腐剂,所以,自己身边的朋友、朋友的朋友都会来买,为保证食品新鲜,都是提前预定,约两星期内做成发货。“好吃又安全,所以我朋友圈里的回头客特别多。”
靠信任建立起的买卖关系
众说纷纭
微信自制美食市民接受度不一
对于微信自制美食的盛行,记者对市民进行了随机采访。
@鱼小渔:觉得还不错,因为朋友圈会让人觉得比别的渠道多一些信任感。
@独舞:现在社会食品安全都是个大问题,即使从超市货架上买的东西也不能保证其安全,宁愿从朋友圈里相信的熟人那里买入,毕竟是先预定后做,少了防腐剂等添加,但是不会相信不熟悉的人的推荐。
@嫣然:毕竟没有生产许可证等证件,不出问题还好,万一出问题也难维权。所以一般不会选择。
面对朋友圈这种“经营者没有经营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顾客大多是朋友介绍来的”现象,记者采访了市消协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微信私房菜”经营零散、私密,且商家地址不明、资质不全、食材来源不明,监管难度很大,消费者事后维权也将十分困难。消费者在用微信交易购买食品时要加强风险意识,谨慎选择,发现问题及时向食药监部门或工商部门举报。
对此,很多消费者表示,长远来看,应参照电子商务为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工商、食药监、物价以及微信平台应形成联动机制,共同推动其健康发展。
记者采访过程了解到,像微信购入美食的一般模式是买家先提前打款给卖家预定,卖家于一段时间内做好后再发给买家。基于彼此的信任完成一单又一单的买卖。
“都是朋友说好或是朋友认识的人、介绍给我的,说是安全、无添加的,我也蛮相信的。”王莉告诉记者,口感醇厚与否,一尝便知。不仅自己吃,王莉还特意从熟人那里买入糕点给自己宝宝吃。在她认为,她从熟人那里买入的商品,比超市货架上摆着的要安全太多。基于这种信任,每次买东西的时候她都会提前预定,先打款给卖家,当然,她总也能如约收到美味的食物。同时,她也把这个分享给了周边的朋友。
从起初每天四五袋的订购量,到如今平均一天四五十袋的订购量,牟亚男的糕点店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完成了“量”的变化。这所有的贡献,几乎全部来自于“陌生的朋友”。
牟亚男告诉记者,在卖自制糕点之前,她曾卖过两个月的箱包鞋子之类的东西,但那时候,出于对自身商品的不信任,她并不会把商品推荐给亲戚朋友。“毕竟不是出自自己之手,也做不到对商品质量完全把握,担心卖出去的东西会不好或是不值,那段时间我尽量避开亲戚朋友。”
可当她开始决定微信营销她自制的糕点时,她却是信心满满地从亲戚朋友“下手”的。“就是因为我对自己做的糕点放心,所以才敢卖给他们,我觉得这是在做好事,在分享一种健康美味的食物!”
除了分享给自己的朋友,牟亚男还会让朋友帮忙把她制作的美味分享出去,如此一来,朋友圈里很多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成了她的稳定客源。而她现在忙得团团转,不得不拉妈妈入伙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