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衢州频道12月17日讯(通讯员 舒斌)今年以来,为全面提升我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市残联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活动,不仅使残疾人学到了电子商务、石雕、水果种植等多种技能,还提高了他们就业竞争力,收到较好的效果。截止12月初,全市共培训各类残疾人1414名,其中,市本级共举办培训班9期,培训残疾人397名,各县(市、区)残联举办培训班27期,培训残疾人1017名。全部纳入省残疾人就业和培训实名制管理系统,进行动态管理。
一是完善政策,推进培训工作。为规范市本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充分发挥残疾人培训在残疾人就业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市残联会同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下发了《衢州市本级残疾人就业培训管理办法(试行)》(衢市残〔2014〕45号),该文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培训方式上,主要采取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自行组织培训和委托定点培训机构组织培训。二是对定点培训机构认定和管理作出规定。明确了定点培训机构资格条件、认定原则以及定点培训机构认定程序,并对定点培训机构的管理作出了严格要求。三是明确了培训补贴标准。主要包括教材资料费、实习材料费、技能鉴定费、办证费、食宿费、专家授课费、交通费等。残疾人培训补贴政策由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负责具体实施。
二是坚持实用性原则,多层次开展培训工作。结合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和用人单位以及残疾人的需求,开展了灵活多样的培训。一是送出去培训。对一些本地不具备师资条件的培训项目,比如,盲人医疗按摩资格培训、重度残疾人托(安)养护理工作水平的培训等,将残疾人输送到省残联或外单位的专门机构进行培训。二是定向培训。针对企业定向招收的员工,由企业提供培训场地、师资进行培训。如缝纫、机械装配等,实现培训结束,就业开始。三是特色种养殖业培训。由残疾人扶贫基地对一些有条件开展、且有意愿的周边残疾人进行培训,比如甲鱼养殖、山羊养殖等。培训结束后,在扶贫基地的带动下,残疾人直接投入到培训项目的实践中。四是针对不同地域特点开展的培训。比如,龙游的毛竹种植、开化的茶叶加工、江山的菇类种植、常山的小西瓜栽培等,使残疾人融入到当地经济的发展主潮流中,提高收入水平。五是有利于残疾人个体创业的培训。比如蛋糕制作、皮鞋制作、淘宝网店培训、烹调技术培训等。通过掌握一技之长,许多残疾人进入城镇开店,成了个体户,小老板。六是着眼于提高残疾人基本素质的培训,比如计算机操作培训、工艺美术技能培训等。七是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开展远程教育,如盲人远程教育培训,培训效果也较好。
三是建立档案、跟踪服务。为每一位参加培训的残疾人建立培训台账,台账写明残疾学员姓名、年龄、身份证号、残疾证号、家庭住址、培训专业、培训时间、培训费用补助金额、就业情况及联系方式,所有培训资料建立档案,实名制系统录入工作也同步跟进。完善的培训档案,将为残疾人推荐就业、扶贫帮困等提供基础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