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三江村,可以望见不远处的工厂烟囱。
绍兴市斗门镇三江村,钱塘江、钱清江、曹娥江在这里汇合。明朝时,三江村为抗倭而建,曾是绍兴重要的军事要塞。
2000年,三江村被划入绍兴市袍江工业园区。在14年里,随着袍江工业园一步步跃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也慷慨接纳了一家又一家工业企业。
而与此同时,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却担心着脚下的这片土地已不再宜居。
如今,这座被工业园“包围”的古村,正迎来建成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人口迁移,近3000名村民或将因园区再规划而整体搬迁。
村里办起“房交会”
离开杭州市区,沿着杭甬高速往东40余公里进入绍兴,下高速出口往北再走两三公里就到了三江村。
最近1个月,绍兴当地十多家房地产企业集中到村社区服务中心,三层的小楼被各种房产广告糊住了墙面: “拆迁户独享4项最低优惠,折后每户再补助7万”、“拆迁买房超100平米送车位”……
从这些极富“诱惑”的广告词中,不难看出这是一场特殊的村办“房交会”,而围绕的主题只有一个:拆迁。
斗门镇分管拆迁工作的负责人说,10月28日,村里开了一次房屋拆迁动员大会,正式将拆迁的有关事项告诉村民。
此次拆迁涉及到全村1500户、近3000名村民,镇拆迁部门预计拆迁实际确权面积为22万平方米左右。
按照当地给出的补偿标准,拆除这22万平方米需要花费12亿元左右的代价。
当地政府给拆迁户提供了多种备选方案,一是选择拆迁安置房;二是村民拿到补偿款,自行购买商品房。
该负责人说,拆迁动员会以来,一期的签约率达到了95%,二期的签约率截至11月27日也达到了85%左右,拆迁工作总体平稳推进。
建村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人口迁移
这次拆迁可谓三江村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人口迁徙。
历史上,三江村又称“三江所城”,据《嘉庆山阴县志》记载,这座城是明代抗倭英雄汤和为抗击倭寇而建的军事要塞。从那个时候算起,这个既叫村又叫城的地方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受军事性质的影响,三江村的居民祖上都来自全国各地,可以说是个典型的“移民村”。如今,这里的村民正面临着和祖辈一样的命运,再一次迁移。
60岁的村民孙元根(化名)家里,一直珍藏着三样东西,一本地方志《斗门史说》,还有两张刊发有关三江报道的旧报纸:《湮灭的三江所城》和《三江闸,当惊世界殊》。他现在最关心的是村东边那段20多米长的明代古城墙能不能保留下来。
不过,大部分村民对离开这里并不太留恋。因为从14年前,绍兴袍江工业园成立起,这里的家园就变得不太宜居了。
2000年8月,绍兴袍江工业园成立,三江村被纳入其中规划。一时间,各类工业企业蜂拥而入,到2010年时,入驻的各类企业多达3800余家。
在老孙和村民的记忆里,好像从那个时候开始,村里的天没有以前那么蓝了,空气中还总能闻到一股说不出来的味道。
在袍江建设初期,对引进企业的门槛设置很低,一些容易产生污染的企业都把厂区安在了这里。后来,当地有关部门进行了整治,关停了一些违法排污的企业,但这股味道总好像消散不掉。
这些年,作为三江村人,绍兴越城区人大代表马兴康一直关注着家乡的环境问题。
在地图上,他随手一指就能画出三江村所处的工厂“包围圈”:三江村北面是滨海工业园区,集中着大量印染厂,南面有纺织厂,东面和西面有多家上规模的医药化工企业。
在马兴康看来,这次拆迁或许是改善居住环境最好的一次机会。
有关部门:让老百姓有个更宜居的环境
在袍江环保分局,记者拿到了一份数据,去年,袍江工业企业排放废水2754万吨,煤炭消耗量140.5万吨。截至今年11月,三江村附近区域的优良天数比例只有64.7%。
绍兴市环保局对袍江工业园的“环保评估”是:袍江工业园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占全市70%左右,单位国土面积排放强度列全市第一,是全市平均水平的7倍以上。
袍江环保分局局长赵四海告诉记者,尽管如今,袍江工业园抬高了门槛,拒绝接受任何一家高污染企业,并且对园区内部的企业多次进行集中整治。尤其今年以来,袍江开展了和“五水共治”相对应的“五气共治”,但对村民们来说,也许“撤离”是眼下最安全的选择。
对于三江村乃至斗门镇的环境现状,或许没人比镇党委书记陈建勇更加了解。
“三江人对袍江发展贡献了很多,2002年前后,三江村外围2000多村民就因袍江工业园建设整体搬迁,现在里面的人也要全部搬走了。”在陈建勇看来,袍江对三江村是有所“亏欠”的。
根据袍江开发区的拆迁计划,三江村将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划分成6个区域,按区域签约,按区域拆迁。预计签约工作到明年年初完成。如果签约顺利,拆迁工作将在明年年底之前全部完成。
据有关部门介绍,袍江工业园计划用3到4年时间,投入4到5亿元,完成园区内15家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转型升级。
“现在,趁着市里对袍江工业园进行再规划,让这些村民搬离工业园,对他们来说获得了宜居的环境,对工业园来说也是一次重新发展的契机。”陈建勇说,拆迁是目前镇里最大的民生工程。
至于村民们搬迁后的空地如何开发利用,他表示还要等有关部门商议,但是即使“土地放空”,减少财政收入,也要让老百姓先搬出去,“钱可以再赚,但健康没了,赚再多钱也没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