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健康食谱
5种果汁应对熬夜 熬夜后也能有好气色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10-13 15:07:51

  时代变了,没什么城市晚上会黑,也没什么人能够保持早睡。与其不断劝说别人早睡,还不如实在点,告诉别人应该怎样应对熬夜。

  没有谁会从心底里想去熬夜,而有空的人,也不会真正意义上地去“熬”夜,要熬夜的人,也必定有不得已的原因。熬夜对我们身体的伤害极大,特对是女性而言,熬夜隔天往往花容憔悴,长此以往,最后变成残花败柳也是说不定的。因此,小编在这里,就从日常的小事说起,从进食方面说起,告诉大家一些方便、快捷的熬夜应对方法:

  当我们进入睡眠状态时,我们的身体也会随之进入休眠,而我们胃的消化功能也会开始停滞。但当我们熬夜时,我们的胃将会持续运转,而我们的身体也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支持。因此,我们的晚餐和宵夜,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据此,我们可以提高我们晚餐的热量,甚至可以将我们晚餐的热量提高到占全天膳食总热量30%-40%。当然我们也可以以吃宵夜来进行补充,但无论是晚餐还是宵夜,都以熬夜前两小时用餐为佳。

  熬夜会造成全身心的疲倦,首当其冲的是眼部。当我们的眼睛因熬夜而极度疲劳时,我们可以适量地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A是参与调节视网膜感光的重要物质——视紫红质合成的重要成分,这能很好地保护眼睛。

  其次,我们的大脑、神经等在熬夜时都会消耗得十分严重,我们也会出现体力不支、精力耗尽等情况。这时,适当服用药膳来进行补充,能更有效地缓解疲劳,补充精力。而最有效的食物莫过于鸡蛋、动物内脏、鱼类、夏枯草等,这些食物都能快速地补充我们的精力。另外,补气的西洋参、补血的红枣、去肝火的麦冬等,都能有效地缓解我们的不适。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女性在熬夜时会对咖啡、甜食等情有独钟,但此类食物不仅不利于我们有效地熬夜,更不利于我们健康地熬夜。

  首先是咖啡,每当人们想到熬夜时,总会不自觉地想起咖啡,但咖啡的效果究竟如何呢?事实证明,咖啡因虽然提神,但相对地也会消耗体内的维生素B,维生素B能让神经、肌肉更协调,而维他命B的缺乏也会使人感觉更加累。而长期喝咖啡更可能形成恶性循环,养成酗茶、酗咖啡的习惯,需要量愈来愈多,效果却愈来愈差。因此,必须熬夜时,多补充些维他命B群,反而比较有效。

  而有的人在熬夜时会喜欢吃零食,因为零食不仅让我们嘴部活动,不容易打瞌睡,也会给我们带来较为愉悦的心情。其中,虽然甜食可以补充热量,但糖类所带有的高热量,也会剧烈地消耗维他命B群,虽然刚开始让人兴奋,但到最后也是会带来导致反效果,而且也容易引来肥胖问题。

  其次,方便面、薯片也是熬夜人群的热门食物,但这些垃圾食品不易消化,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而提神口服液,虽说是专门针对熬夜人士所研制的,但其主要成分是维生素B、C、咖啡因、中药成分等,虽然对提神有一定的效果,但常喝也是会产生依赖的,而且其潜在负面影响尚未可知,最好敬而远之。

  上文也有提及,对熬夜人群来说,补充维生素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健康的,因此,我们的果汁才是熬夜的首选,那么对于熬夜女性来说,喝哪些果汁对身体最有利呢?

  1、适量的苹果、胡萝卜、菠菜和芹菜切成小块,加入牛奶、蜂蜜、少许冰块,用果汁机打碎,制成的果汁既能补充丰富的营养,又能提神。

  2、香蕉、木瓜和优质酸奶放在一起打碎,能够补充身体所需的多种能量。

  3、两个猕猴桃、4只橙子、一个柠檬所组成的新鲜果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补充体能而且美容。

  4、3个柚子剥皮后榨汁,一串葡萄打碎成葡萄汁,再加上两汤匙蜂蜜,酸酸甜甜别有滋味。

  5、一根新鲜黄瓜、1/2升豆浆、3片薄荷,一同打碎搅拌后制成清凉的黄瓜汁,消暑又解乏。

  最后,因为熬夜会使身体缺水,因此对于熬夜族来说,多喝白开水也是十分重要的。而果汁既能补充水分,又能补充营养,还能提神,绝对是熬夜的最好选择。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 作者: 编辑: 徐夏莉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