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教育专题
食堂“一价制”管理如何破难关?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9-16 10:21:17

大西瓜绘

  对于主办学校食堂的校长们来说,让食堂回归公益性、普惠性的最大挑战,既有改善食堂硬件条件的资金压力,也有餐饮服务标准的规范、统一,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用于平抑物价上涨的补贴资金来源问题。

  蔬菜价格的上下波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而学校食堂饭菜价格不论市场如何波动都要保持稳定,这是计划经济特征。在“市场”和“计划”两种调节手段之间,如何寻找平衡,是随州市推进学生食堂“一价制”改革的关键所在。

  前几天,在吉林大学的迎新现场,一位刚报到的博士生一连向迎新点的老师扔下了两个问号——学校食堂饭食的价格谁来监管?饭菜质量怎么保证?

  这样的疑问不只是在大学。事实上,每到开学,学校菜价波动及食堂饭菜质量一直是家长、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在物价波动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究竟有没有一种模式,既能保障饭菜质量又能平抑学校食堂价格?

  针对社会疑问,2013年4月湖北省随州市义务教育学校启动了食堂“一价制”管理试验。这种试验的核心,是学校食堂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由学校自主经营、统一管理、统一饭菜价格。

  试验一年多以来,这种学校食堂“一价制”管理试验改革成效如何?能否打消家长、学生和社会的疑问?

  “痛”出来的“一价制”

  所谓“一价制”,核心可概括为16字,即品种多样、营养卫生、自主选择、统一价格。在“一价制”下,早餐、午餐和晚餐,不管饭菜的品种和分量,都分别确定一个固定的价格。随州市教育局负责人说,随着城乡义务教育进入全免费时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后勤的勤工俭学职能已经结束了其历史使命,学校后勤工作的核心是管理和服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一价制改革就是‘痛定思痛’的结果。”

  随州市学校后勤工作的“痛”,源自2013年3月随州市随县被媒体曝光的“淮河事件”。该事件暴露的淮河镇中心学校在农村贫困生生活补助发放和学生食堂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几乎一夜之间将该市在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上所做出的成绩全部归零。

  今后的学校后勤管理何去何从,成了困扰随州市的一个现实难题。2013年4月8日,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一行在随州市骆店中心小学调研时提出,“要努力办好学生食堂,确保学生吃得起、吃得饱、吃得好,消除中小学生因家庭经济差异而在心理上产生的隐性歧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3天后,湖北省教育厅厅长刘传铁再次来到该校调研,探讨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食堂试行“一价制”的可能性。不久,随州市随即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食堂管理试行一价制的意见》。

  然而,在物价时有波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保持学生食堂饭菜质量不下降、价格相对稳定,并非易事。对于“一价制”这样的新鲜事物,一些校长起初有畏难情绪,甚至有的校长以“不同年级学生身体需求不同,饭量大小有别”为由,提出“一价制”不好操作。

  “一些校长有畏难情绪的背后,实际上是怕食堂亏本,成为学校的经济负担。”时任随州市副市长的李雅君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食堂‘一价制’暨校园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现场会上表示:“任何学校不得以提供保障服务为名,行创收盈利之实,学校食堂决不能成为赚钱的工具。”

  公益性、普惠性定位,为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一价制”管理运行划定了一条“红线”。当年秋季开学,在随州市政府的推动下,“一价制”开始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开。

  “办食堂确实不是一件轻松事儿。”随州市曾都区两水学校副校长杨晓敏一边看着孩子们大口吃饭,一边感慨说,“有了食堂后,学校其实就相当于自己要经营一家小企业,进货渠道、进货价格、食品安全、饭菜质量,还有食堂职工的健康情况等,一大堆问题都得操心,各个环节都得衔接好。”

  杨晓敏是一个“老后勤”,她告诉记者,推行“一价制”后,后勤上的压力更大了,几乎牵涉了学校一半以上的精力,“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工作辛苦,就降低伙食标准,也不能因为累,就想着从学生嘴里抠点好处。”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 记者柯进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