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交流讨论
专家:不必刻意纠正孩子左撇子 可双脑开发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8-15 09:27:25

孩子在用左手写字(记者李学东摄)

  前天是世界左撇子日,据统计全世界有15%的人是左利手,他们中不乏爱因斯坦、米开朗基罗、贝多芬、比尔盖茨这样享誉世界的名人。丰富的创造力使他们具有艺术天分;灵活的大脑使他们拥有生意头脑。但在生活中他们也面临诸多不便,也正因为种种不便利因素,有些家长便想将孩子的左利手扼杀在童年,然而这样的矫正究竟是否必要?家长又该采取怎样的方式呢?

  妈妈想纠正儿子的左利手

  儿子君君今年4岁,开学后就要步入幼儿园上中班,活泼聪明的孩子不仅掌握知识快,人缘好,在家也很懂事,可妈妈万晓茹提起儿子却还是忧心忡忡。

  “小时候还没注意,从他去年上幼儿园回来做手工我才发现他是个左撇子。”爱人觉得左撇子并不影响孩子的生活学习,但万晓茹却觉得左撇子会给孩子带来太多的阻碍。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后,万晓茹更坚定了要纠正孩子的左利手,“首先写字就不方便,现在他小还不用写字,可过两年上了小学,书写就是第一个问题,小孩子又用铅笔,用左手写过去都被蹭掉了。”除此之外,万晓茹还表示,汽车的挡位、鼠标的左右键、相机的按钮等都不方便左撇子的使用。

  大半年前万晓茹开始纠正儿子的左右手使用,从吃饭时拿勺子开始,只要君君习惯性地用左手拿起勺子,万晓茹就会让孩子换为右手,平时家长让君君帮忙递东西,万晓茹也会刻意地让儿子用右手拿。但到如今成效并不大,只要万晓茹不在身边,孩子依旧会使用右手,“有时候我语气重了孩子也不高兴,我也挺心疼他的,可是这个毛病不纠正过来我担心对他以后影响很大。”

  工具使用不便但熟能生巧

  作为一个左撇子,余涛觉得很自豪,已经25岁的他现在除了写字,其他事情依旧保持着左撇子的习惯,“左撇子的人聪明,门萨成员有20%都是左撇子。”

  据余涛介绍,在小学三年级之前他写字也用左手,但是因为经常蹭花刚写好的字,他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纠正了写字的姿势,“纠正用手那段时间特别不习惯,挺痛苦的,当时年龄也小,就觉得应该怎么舒服怎么来,所以强行改变日常习惯自己心里还是很抵触。”余涛表示,仅这一件事已经让他苦不堪言,但据他所知,其他左撇子的小伙伴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余涛的表哥就被从小父母强行纠正用手,在他的记忆里,表哥刚开始用右手使用筷子总是夹不稳,过渡了好久才适应。

  余涛说父母也曾有过纠正自己用手的想法,但因为自己不愿意,最终父母也没有坚持。在成长过程中余涛也的确遇到过许多不便,小时候刚开始接触剪刀就是余涛的第一桩噩梦,看着别的小朋友快速剪好的图形,余涛拿着剪刀却只能别扭着剪出一个扭曲的曲线;后来有了照相机后,余涛也不习惯按钮在右边的设定,经常拍出来的照片都有虚影;前几年余涛开始学习驾驶,用右手挂挡又成了余涛过不去的坎,刚开始的几堂课进度一直比其他学员慢。“但工具的使用都是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只要多练几次习惯了就好了。”

  如今的余涛很感谢幼年时父母没有强迫自己使用右手,虽然生活中有些不方便,但宽松的家庭环境让余涛成长为一个喜爱画画的小伙,最终从事了设计工作。

  无需刻意纠正可双脑开发

  纠正,孩子内心抵触;不纠正,以后生活不便。到底需不需要纠正左利手,莘苒心理工作室首席咨询师和蕾给出了答案,“完全没有纠正的必要,这是一种先天的习惯,就像单双眼皮一样,没有好坏之分。”

  和蕾介绍道,左撇子是一种正常的发育情况。大脑的左右半球分工不同,由于左脑主管语言,而孩子一出生就接收语言的信息,所以使用左脑的频率较多,发育也较发达。但左撇子天生就是右脑为优势大脑,所以完全没有必要纠正,“相反左撇子会比同龄孩子左右脑发育更均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左撇子比较聪明。”

  如果家长强迫孩子使用右手,不但转变的过程比较残酷,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束缚,“只有在自由的环境里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才能自由发挥,家长的干预就是对孩子的打压。”即使家长硬性改变了孩子使用双手的习惯,右脑就有可能发育不畅,造成语言中枢发展的迟缓,导致口吃等问题。

  和蕾指出,如果家长仍希望孩子使用右手,可以采用双脑开发,两只手同时使用,多让孩子参与手工制作、烘焙等需要两手配合的活动,两手齐动不但能够协调肢体,对大脑开发也有利。

  东城第一小学五年级班主任何芸表示,老师也不会刻意纠正班里的左撇子同学,“现在学生中也有左撇子,同学们不会另眼看待,只是习惯不同而已。”何芸也指出,除了写字不便可以适当纠正外,家长也不必对左撇子孩子过多干预,避免适得其反,让孩子形成逆反心理。

来源: 西安日报 作者: 记者 张奂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