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当地纪委对一村主任举办升学宴进行查处。(资料图片)
升学宴被通报的背后是止不住的请客之风
粉刷房屋也请客普通家庭一年送礼两三万
凉山州盐源县卫城镇小学谢梅(化名)为庆祝女儿考上复旦大学,邀请亲友吃饭遭纪委通报批评,被卷入舆论漩涡(本报8月5日报道)。这起升学宴事件中,宴请之人情与当地之政策所产生的冲突,成为舆论争议焦点。
记者采访发现,在此事件的背后,当地令人头疼的请客之风曾经一度“风行”10年,且愈演愈烈,修房、搬家、升学、入伍、乔迁等等,请客收礼的名目繁多,认识的人越多送出的礼金越多,不少普通家庭,平均一月送5次礼,一年送礼就要送出两三万元。从2007年开始,盐源县就相继出台禁止办乔迁、升学等宴请的通知,当地纪委表示,目前不良风气已基本得到遏制。
风气·愈演愈烈升学、入伍、刷房子想方设法找理由请客
“有人要修房子,地基都没有打,就开始请客了,修完房子,要请三四次”
8月5日,盐源县纪委办公室,纪委工作人员翻开卷宗,找到一份去年的档案。
档案记载,2013年7月,盐源县前所乡大村村主任儿子考上大学,他为儿子摆升学宴,请了30多桌人,并收了3万多元礼金。纪委接到举报对这起升学宴进行了处理,建议罢免其村主任职务,并对其党内严重警告,劝其退还了所收礼金。
“根据举报,我们还提前制止了梅雨镇人大主任、县地税局副局长等办升学宴。”纪委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
为何升学宴在盐源频频被人举报?在不少网友看来,庆祝考上大学,请吃顿饭都违法了?这似乎从情理上讲不通,所以,网上骂声一片。对此,当地纪委一直在努力解释:办升学宴确实违纪了。
在升学宴事件的背后,是当地曾经愈演愈烈的请客之风,风气一度蔓延到不得不出政策加以制止的地步。
“我们这里的请客内容太多了。”叶世珍是盐源县盐井镇太平村六组居民,这名土生土长的盐源人告诉记者,此前,当地请客之风盛行,“有朋友修了新房子,告诉你要乔迁敬火,就是要请你吃饭。”叶世珍说,“敬火”意思是搬新居,有祈福之意。
当然,饭不是白吃的,去的人肯定要送礼。除了修房子,搬新房,乃至粉刷房屋,都要请客,请客就要送礼。
盐井镇党委书记杨端祥说,请客吃饭是人之常情,红白喜事等请客也很正常,但是当地请客的名目异常繁多,已经到了想方设法找理由请客的地步。
杨端祥回忆说,盐源县的请客之风,大约是在10年前开始流行起来的。最初,有人搞乔迁敬火宴,很快就发展到了升学、入伍、过生、升迁等情况,都要请客吃饭,请客之风开始流行。
有人要修房子,地基都没有打,就开始请客了,修完房子,要请三四次。“那时,几乎可以说是遇事就请客,天天有酒喝,请客的好处很明显,就是主人家可以收礼金。”
礼金·越收越多平均一月送礼5次不收点回来就亏了
“地方不大,熟人多,见别人送200,你送100不好意思,硬着头皮加码”
“我们这里有句话叫‘翻墙躲债主,借钱还人情’,可见这种风气之盛。”一名在县委工作了多年的公务员说,前几年,他每月工资只有1039元,但基本上每周都有人请客,请客的名目和理由繁多,包括孩子上幼儿园了、初中升高中等。“平均一个月要送礼5次,一个月工资就没有了。”当时最怕的是收到请帖,不去也不行。
当地纪委做了一项调查:居民认识的人越多,社交面越广,其送出的礼金越多,关系广的,平均三天就会收到一场宴请。而从宴请的构成来看,7月至次年的3月宴请最多,其中大部分是乔迁,其次是7至9月的升学宴,以及9至11月的婚丧嫁娶等,不少普通家庭,一年送出的礼金就有2万至3万元。这一数据得到了叶世珍的确认:“最凶的那几年,一年确实要送差不多3万块钱出去。”
光是送礼金也不行,送礼之人会想:我都送了这么多出去了,不收点回来就亏了,于是,送礼之人又想方设法请客。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盐源县委一名副部长告诉记者,他以前在好几个乡镇工作过,认识的人太多,多的时候,一个月工资的80%都送出去了。
“主要是地方不大,熟人多,别人请你,你又不好意思不去,去了,见别人送礼都是200,你送100又不好意思,硬着头皮也只有加码。”盐井镇太平村支部书记李昌华分析说,近年来,大家生活开始富裕,但又好面子,爱攀比,看到别人请客,自己也要请,发展到后来就形成了这股不良之风。
2007年,盐源县出台了“关于严禁领导干部大操大办乔迁敬火子女升学等喜庆事宜的通知”,要求全县各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副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一律不准操办乔迁、升学、祝寿等敛财活动。
2013年,因请客之风向普通工作人员、村组干部蔓延,盐源县再次下发“关于严禁操办乔迁敬火、子女升学等喜庆事宜的补充通知”,将禁止范围,扩大到所有干部职工和农村村组以上干部。
今年7月7日,凉山州纪委、监察局下发“关于重申严禁违规举办升学宴和谢师宴及杜绝利用节假日公款消费的通知”。
“这些政策实行后,今年以来宴请都很少了,这股风气已基本得到遏制。”杨端祥说,不过,还是有个别人不理解,在顶风作案。
纪委表示,当地并非不通人情,有喜事庆祝无可厚非,关键是不违反政策。如果公职人员只是在家中邀请亲朋聚餐,没有在公众场合大操大办,不收受礼金,这些完全没问题。政策只禁止了升学宴、乔迁宴等宴请,如遇红白喜事,公职人员只要事先申请报批,控制规模和邀请人员,也不会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