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衢州新闻
以“破冰”的勇气,推进常山教育综合改革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7-31 08:28:48

  7月4日,常山县召开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动员大会,会上公布了教育综合改革的整体方案,牵动人心的改革大幕正式拉开。此次改革措施之新,力度之大,在衢州地区尚属首次,也是一次“破冰”之举,引起了全市教育系统的关注。

  7月27日,常山县委书记王良春,与本报记者面对面,真切地谈起他对常山教育质量提升以及当下教育综合改革的看法,当地政府对于此次教育改革的决心可见一斑。

  常山县县委书记王良春

  教育工作事关民生和未来,牵动着每一个家庭。让孩子“上好的学校、接受好的教育”已成为常山人民对教育工作的最大期盼,也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近年来,常山县委县政府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全体教育人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全县教育的面貌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但对照教育发展需要和群众要求,我们需要突破的问题还有很多。当下常山的教育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常山人民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这是最大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需求。这几年,常山的优质生源外流严重,我们的教师在现有的生源情况下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大家对教育的满意度还是很低。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孩子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常山人的一块“心病”。

  教育,是提高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因素。教育跟不上,整个城市的发展就缺乏活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教育没上去,不要说吸引人,连留住人都很困难。

  现实的困局如何破?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改革。这是我们现在下定决心要做的事,也一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风险,但是,常山的教育综合改革已刻不容缓!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如何进一步改变教育现状做了很多研究和方案。对常山目前的教育,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应该说,常山教育还是处于一个非正常的状态,所以解决问题就必须要用非常规的手段,不能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只有思想解放,才能推行。

  当前,全县上下已深刻认识到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群众也有强烈的需求和愿望,这为我们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经过前期大量的调研、方案论证,包括邀请专家会诊,最后形成了一套常山教育综合改革的方案。核心包括四个方面:调整、引进、竞争、提升。

  首先是调整。常山教育长期羸弱并不是某个学校个体的问题,而是整个教育链条出现了问题。因为教学质量引起生源流失,从高中蔓延到初中,进而蔓延到小学乃至幼儿园。因为生源流失,又带来学校管理的进一步困难,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如何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找到突破口?我们要加快布局调整,把高中段作为龙头加以突破,以常山一中迁建为契机,然后整合初中、小学,把布局调整真正启动起来,并加大力度推进。

  其次,要引进优质资源。我们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优秀的管理团队和优质教师。对学校而言,办学理念变了、办学模式变了,就会迎来新的变化。同样的一批教师,就会取得截然不同的效果。

  通过引进优秀的管理团队,打造各个学段的品牌学校,形成相互配套、上下衔接的格局,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包括职业教育都要涵盖进去。

  至于竞争,就是要形成内部队伍和学校之间的竞争体制。教育质量要提升,光靠引进是远远不够的,还是要靠自身队伍的建设和提升。首先要抓好学校内部改革,最重要的就是改革人事制度,真正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充分放权给教育局和学校,一方面为引进优秀教师打开通道,面向全国招聘优秀的骨干教师;另外,也要建立内部竞争的长效机制,要让教师们始终有一种危机感,改革分配制度,真正实现以绩效作为分配的标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管是调整、引进,还是竞争,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整个教育质量提升的环节中,教师队伍是龙头,教师质量有了飞跃,学风、校风、校园文化等各方面全面发展,教育质量才能得到全面提升。

  加快教育发展是常山人民的所盼所愿,我们义无反顾必须要回应常山人民的期盼。有再大的困难,我们都必须克服它。当然,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在大胆动作的同时,也要缜密心细,要不断完善改革方案,确保改革能真正实现常山教育飞跃发展。

来源: 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作者: 记者 许彤 吴昊斐 王慧 通讯员 胡江平 唐金木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