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班就有12名“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难怪网友称该班为“雷锋班”。这一事件,也为此前公众对于“品德加分”的公平性担忧,添加了一个小小的注脚。
客观而言,给予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以一定的鼓励,公众并非不能理解。此前,江西夺刀少年受到社会普遍赞誉,并被优选进入本省高校即是一例。这样的鼓励,也不仅仅是对考生本人的褒扬,更是在倡导一种积极、健康、正直的人生观。
不过,像黑龙江这样大面积的“照顾”品德突出考生,难逃质疑,更无法取信于民。
当地招办表示,328名考生均经过了两级审核,且“没有收到举报”,那么,这里边是不是就一定没有问题呢?显然未必。其一,“公示”没有收到举报,并不意味着这些学生的资格就没有问题,而是会受到公示范围、公示平台、公示时间乃至意见反馈渠道的制约,一般公众很难对于这些学生的事迹有所评判。如果确定“照顾”之前的程序缺乏公开,只是相关学校乃至教育行政部门闭门推荐,又如何能够保证推荐的公正?
其二,328名受到照顾的考生如此集中的出现在几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学校的一个班,又该如何解释?这其中的评判标准如何确定?而一旦标准含糊,难免会受到人为操弄。
更何况,现在的网帖质疑显然就是一封举报信,当地有关部门不能再以“没有举报”而安之若素。而是应该迅速启动相关调查,彻底查清楚事实真相。鉴于此前的举报、审核环节均在教育系统内部,缺乏必要的公开,建议此番调查扩大开放性,可以邀请新闻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外部人士参与,以提高调查的公信力,而不是草草了事。
此前,人民网强国论坛的一项调查显示,有57.4%的网友认为“品德加分”不合理,“标准太难界定”,“操作起来很难,不可掌控,极易被钻空子”。若一味强推,或滋生新的腐败。至少,从黑龙江已经披露出来的情形看,不排除其中存在暗箱操作的可能。
高考加分、优先录取等等,原本属于教育评价改革的一种积极尝试,此举也曾在一些方面冲击了唯分数论的意识。但鉴于其对高考可能产生的利益关切,稍有不慎,就会损害高考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理应慎之又慎,而不能成为一些地方一些人“钻空子”、“投机取巧”的法宝。
其实,德行也好,品德也罢,乃是对于一个国民的基本要求,属于不需要经过考试而天然应该具备的做人的基础素质。一味以加分为诱饵,诱惑学生的德行,未免太过于功利化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过分强调品德,并明码标价,很可能会诱发全民性的道德作伪行为。与其搞这样的“反教育”激励,还不如下大力气进行高考改革。(胡印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