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禁毒日。
从鸦片到海洛因,再到现在的化学合成毒品,看着缴获毒品数字的飙升,缉毒民警们感到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
据省禁毒办统计,1至5月份,全省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695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2373人,缴获毒品115.7千克。
毒品吞噬着年轻身体的同时,也腐蚀着他们的灵魂,将他们曾有的梦想化为黑暗角落里的缕缕青烟。
今年1至5月,全省有3517名吸毒人员接受强制隔离戒毒,3761人接受社区戒毒,1326人接受社区康复治疗,强制隔离戒毒收戒数同比上升了4.6%。
所幸的是,吸毒人员感受关怀后,不忘回报社会,积极帮助其他吸毒人员摆脱毒魔。同时,全省乡镇(街道)一级基本实现了吸毒人员帮教安置点的全覆盖,形成一场全民参与的“禁毒接力”。
据统计,今年1至5月,全省新发现吸毒人员8029人,同比下降28.8%。
最近这些年,随着一部部缉毒题材的电影电视剧被搬上屏幕,缉毒民警这个办案深居简出,在警方内部也略显神秘的警种,逐渐被人们所熟识。
而在艺术手法的加工下,枪战、卧底等一些惊险刺激的行动,也和他们划上了等号。
那么,现实中的缉毒民警,究竟是如何工作的,破案中又会遇到哪些情况?
昨天,记者来到杭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办案大队,听资深办案民警孙SIR和他的同事们讲述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缉毒民警是怎么破案的?来听一听——
一名缉毒警察的刀尖生活
缉毒民警的工作,有影视剧那么精彩吗?
长期打入敌人内部,最后一举歼灭贩毒集团,这样波澜壮阔的情节,看着特别过瘾。而在缉毒民警办案过程中,各种特殊的侦查还是少不了的,这也最考验演技。
办案大队民警孙SIR讲的第一个故事,就从一个案子开始。
当时他们的目标,是一个绰号“阿张”的男人。这个男人在合成毒品已经占据市场绝大多数份额的情况下,仍然长期从事海洛因生意。也许是奇货可居,他反而成为市区内数一数二的海洛因大咖。
不过,这人很低调,没有车,送货就骑一辆烧汽油的平板摩托车,最喜欢的,是各种绕路。
有一次,“阿张”从望江门一带出发送货去滨江,可他硬是去火车东站附近逛了一圈,最后通过三桥绕到了目的地。孙SIR他们先后骑公共自行车、电动车、汽车,跟踪方式换了好几拨,险些把人跟丢了。
为了弄清楚“阿张”毒品仓库的位置,一名缉毒警天天端着茶杯报纸,在小区内一处公园里和人下棋打牌,大半个月下来,交了一大帮棋友。
抓捕当天,民警就在门外了,可“阿张”租房的那扇防盗门有多重保险,如果来硬的,估计外头动静一大,“阿张”就有足够时间销毁证据了。
就在这时,楼下居然来了个送外卖的,而饭菜正是“阿张”叫的。孙SIR果断套用了一把星爷电影《喜剧之王》里的桥段,把衣服一换,拎着盒饭就去敲门了。
“阿张”开门,藏在视线死角的抓捕民警一拥而入,将他摁倒,随后搜出3公斤以上海洛因。
之前,孙SIR还曾假扮过小区水电工,那天毒贩不在家,开门的是对方的女朋友。为了搞清室内布局,孙SIR把屋内所有的下水管道全都检查了一遍,还像模像样地比划出了各种导致楼下“漏水”的可能。
缉毒民警的工作,究竟有多危险?
伪装侦查虽然很精彩,但更多时候,却少不了硬碰硬。
有一次,孙SIR的目标是杭州市区内最大的毒贩之一陈某。为了摸清他的动向,专案组的缉毒民警每天至少工作18小时,还经常要通宵蹲点。
抓捕那天,正是陈某携带大量毒品和下家交易的日子,根据之前的盯梢和观察,屋内除了陈某外只有另外一人。
但当五名缉毒警破门而入时,发现这间屋里,还有两名毒贩,他们从未出过门。四人反应过来后殊死抵抗,主犯陈某还是个差不多200斤的大块头。
为了不放走任何一个,五名缉毒警死死守在门口,一番肉搏下,陈某被三名警员合力摁住,另三个毒贩也基本失去了战斗力。
而近年来,随着交易数量越来越大,毒贩们会想尽办法弄一把枪给自己壮胆。之前的一次行动中,孙SIR他们获悉杭州有一名毒贩左某,不但囤积了16公斤左右的冰毒,还随身带枪。
这绝对是一个亡命之徒。行动当天,孙SIR他们穿着防弹衣从白天一直蹲守到晚上,直到当晚8点,趁左某下楼准备上车时,扑了上去。
左某被摁倒,一番搏斗后,才被控制住。事后,民警在他的租房内搜到了大量冰毒和一把已经上了膛的来福枪。事后,左某狠狠地说了一句:“可惜我没把枪带在身上。”原来,他当时正准备出去会情人,怕吓到对方所以没带枪。在平时,这把枪他是从来不离身的。
今天是“6·26”国际禁毒日,照理来说,再笨的毒贩也会在这几天收敛一下,避免顶风作案带来的风险。但毒贩谭某却偏偏受不了利益的诱惑,非要选在禁毒日来临之际,干一票大买卖,向下家出售3公斤冰毒。
6月24日,谭某落网,因他而牵出的贩毒团伙成员达到46人。
这起特大贩毒案件的破获,也让到来的这个国际禁毒日,更加有了意义。
10多名身穿防弹衣民警持枪围捕
三名毒贩瘫软在车里
杭州警方前天破获一起特大贩毒案,缴获冰毒4公斤
毒贩顶风作案,警方瓮中捉鳖
一次高速截停的围捕行动
一笔大买卖让他顶风作案
这个贩毒团伙的覆灭,要从今年2月份说起。当时,临安警方得到线索,安徽籍男子陈某在临安贩毒已经有一阵子了。
不过,警方侦查后发现,陈某只不过是个下家而已,上面还隐藏着一名姓谭的重庆籍男子。围绕着谭某的,才是一张犬牙交错的贩毒网络。
临安警方决定以陈某为突破口,彻底将它摧毁。不过,这次行动着实费了一番功夫。
谭某是个谨慎的人,平时不轻易出马,同时,他每次从外地拿货回来后,都会在短时间内散光,很少留下证据在身边。
这边办案民警一直紧盯着谭某,那边的谭某也挺关注社会动向。
落网后谭某交代,原本眼看着禁毒日要到了,他是准备休息几天避避风头的。谁知道,自己的一个下家接到了一笔大买卖,一次性能消化好几公斤冰毒。
利益绝对大,谭某左思右想,决定铤而走险。
高速截停毒贩老大
下家纷纷落网
这个消息,让跟了他很久的临安警方专案组非常兴奋。
6月24日下午2点多,谭某终于从外地备好了货,当他做着大发一笔的美梦开车沿着杭徽高速黄山往杭州方向快速行驶时,不知道身前身后早就有缉毒警甚至特警将他包围。
当谭某的车来到杭徽高速公路龙岗互通岔口处时,警方早就布置好了卡点,一下就将他的车截停了下来。
当10多名身穿防弹衣的持枪民警将他的轿车围住时,谭某和同车的两人在里面懵了好一阵子,随机瘫软在了车内。
民警一搜查,光是车内就有3公斤冰毒。
主犯被抓获了,贩毒网络的下家们落网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在临安城区各个点,早就埋伏下了200多名民警。这次行动,共有包括谭某在内的嫌疑人46人落网,共缴获毒品冰毒近4公斤,缴获仿真枪2支、钢珠枪1支、钢珠弹50发,管制刀具7把、弩2支。
经初步审查,谭某夫妇都有吸毒史,2009年来到临安后,没有正当职业,靠赌博、放贷为生。
因为谭某胆子大,又曾多次遭到拘留有“见识”,他很快就和本地的涉毒人员勾搭上了,还成了一张贩毒网的老大。
不过这次的铤而走险,将让谭某付出沉重的代价。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强制戒毒所里参与戒毒的,不乏“高富帅”和“白富美”。他们有的是大公司高管,有的是毕业于名校的高材生,有的自己开有企业,年收入百万,有的在艺术领域有着不凡的成就……
然而,毒品,给他们灿烂的人生道路,画上了一个污点。
坐在面前的大西(化名)就曾是一位“高富帅”,40多岁的他,气质稳重,神情洒脱,如果不是他身上那一套戒毒人员的制服,你很难把眼前这位俊朗帅气的男人和毒品联系起来。
曾是业内有名的青年才俊
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成功创业经历的大西,算得上是一位成功人士。
大西的父母都毕业于名校,姐姐也曾是香港某大学的高材生,在一家都是“学霸”的背景下,大西也没有落下,上世纪90年代,他考上了一所著名的艺术院校。
毕业后,大西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凭借自己的才华,公司很快打响了名气。大西成为业内有名的青年才俊,年收入超百万。
如果,大西一直保持这样的态势,他在事业上会获得更大的成就。然而,毒品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第一次戒毒没有摆脱毒瘾
大西说,商海搏击,压力始终环绕。一开始,大西涉足赌场,以释放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然而,爱上赌博的大西并没有缓解压力,反而输了很多钱。他又想到了毒品,主动找朋友要来毒品,开始了人生的堕落之旅。
2011年,大西被强制隔离戒毒,但是那一次,大西觉得有点冤枉。
“当时我心里有点不服,为什么没有经过拘留,就把我直接送到了强制戒毒所,而且我怀疑是家人出卖了我。”大西说,吸毒之后,父母对他越来越失望,关系也越来越紧张。
由于内心有抵触情绪,而且对毒品危害认识不深,10个月的戒断期并没有让他甩掉毒品,出去后不久,大西再次复吸,并且毒瘾越来越大。
再进戒毒所,下决心戒毒
由于经常吸食冰毒,大西原本强健的身体也一去不复返。更糟的是,他的神经系统也受到损害,精神恍惚,甚至偶尔还出现幻觉。
2013年4月21日半夜,大西独居的住所发生大火,事发时他正在吸毒。大西说,自己那个时候迷迷糊糊的,也不知道怎么一回事,火就着了起来。这场大火殃及了周围邻居,也再次暴露了大西的吸毒行为,他被再次强制隔离戒毒。
大西回忆,当年迈的双亲看着还冒着烟雾一片狼藉的房子,再看着戴着手拷精神憔悴的儿子被押上囚车时,四行老泪夺眶而出。目睹这一切的大西,上了车后,也止不住泪流。
“我父母一直以来都对我很好,给予我很高的期待,是我太不争气了。”说到这儿,大西声音低沉,低下了头。
这一次进戒毒所,大西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毒瘾戒了。
虽然有污点,但还是相信有美好的未来
下定决心要彻底戒毒的大西,不再有抵触情绪,还经常找管教谈心。空余的时间,大西还会读一些名著,把心静下来,想想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让大西感动的是,父母并没有放弃他,每个月都会给他写好几封信;公司的员工也没有弃他而去,努力支撑着公司。
再过一个月,大西就要出所了。他说, “我再也不会去沾染毒品了,我会认真经营我的公司,经营我的人生,我的未来依然会很精彩。”说到这儿,大西看着窗外,充满憧憬。
曾经的高富帅为减压染毒
父母没有放弃他,员工为他撑着公司
他要重新找回精彩的人生
复吸的他戴着手铐,目睹父母老泪纵横时才幡然悔悟
一个戒毒人员的心路历程
徐志英的厂房设在乐清市虹桥镇的一个工业区内,以生产加工不锈钢门窗为主业。整栋厂房看起来稍显老旧,机床发出的隆隆声配合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乍一看与普通工厂无异。
不过,墙上悬挂着的“禁毒宣传栏”和一排禁毒“先进集体”的证书,会让人发觉这间工厂的与众不同,再一看老板递过来的名片,背面是一串工厂的介绍:“浙江省复合型帮教安置试点基地”、“浙江省禁毒协会会员单位”、“浙江省仁爱慈善基金会慈善单位”、“乐清市归正人员安置基地”……
因吸毒而破败的厂子能再开起来
戒了毒好好干还能当上厂长
他想告诉大家:毒品是可以戒掉的!
从“隐君子”到“禁毒大使”,他一路走来殊为不易
一名帮教志愿者的自我救赎
他终于做到“浪子回头”
由于徐志英手头正有事情在忙活,妻子林秀萍先接待了我们。
他们两人相识于1994年,当时徐志英已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年轻老板,创办了自己的不锈钢门窗加工厂。
只是没过多久,公司就已经入不敷出,原来徐志英已经吸光了整整一个家的百万财产。
只要毒瘾一上来,徐志英就疯了一样地找毒品。1995年年初,临近年关的一天,绝望的徐母举刀剁下了左手的四根手指,失望透顶的徐父甚至劝说林秀萍不要嫁给自己的儿子。
林秀萍没有放弃,“我发现他的心地还是善良的,我不让他出门,他忍得再痛苦,也没对我动过手。”
到了1997年,女儿降生,可徐志英的戒毒仍以失败告终。林秀萍和公婆商量后,徐志英再一次被送往戒毒所。
一年半后,徐志英从戒毒所出来,林秀萍问娘家拿了2万块钱,陪徐志英一起再度把厂子开了起来。慢慢的,厂子有了起色,徐志英把全部精力扑在了工厂上,不再有了吸毒的念头。
“翻版徐志英”当上了厂长
在徐志英眼中,厂长阿东(化名)简直就是自己的“翻版”。
他20岁不到就下海做生意,手头上有了些钱,就跟着朋友吸上了第一口海洛因,之后被强制戒毒一次、劳教一次。
到厂里上班后,曾经的毒友再次找到他,阿东也再一次被送进戒毒所。
“当时真的很内疚,觉得对不起家人也对不起徐总,可是徐总不仅没有放弃我,还经常来看望鼓励我,我家里有难处时,徐总每次都帮我安排妥当。”时隔多年后的当下,阿东回忆起这段经历时,仍显得有些激动。
2008年从戒毒所出来回到厂里后,阿东将承诺变为了现实。6年里,他每天朝九晚五准时在厂里出现,再也没有碰过毒品,因为表现突出,现在已经成为了徐志英的得力助手。
“现在就只想着好好工作,然后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到更多和我一样犯过错的人。我的家庭现在很和谐,儿子明年就要上大学了。”说这番话时,阿东脸上泛着温暖的笑意,眼神坚定。
更多的“徐志英”需要我们的帮助
原本只希望徐志英放弃吸毒,好好做生意,谁都没想到,徐志英走得比他们想的都要远。
作为过来人,徐志英比任何人都能体会到,一个吸毒人员重回正途,需要多大的决心和勇气。为了让更多的人走上正途,不再被社会上的人戴着“有色眼镜”去审视他们,徐志英觉得自己一定要做些什么。
2006年,徐志英领到了“脱毒证”。他开始与当地禁毒办合作,多次上门探访或资助本地的吸毒人员戒毒。后来,他开始在自己的企业里设立帮教点,劝说一些已经脱瘾的吸毒人员来厂里上班。
到目前为止,徐志英已帮助50多名吸毒人员实现就业或支持创业,自掏腰包的费用更是高达上百万元。
好消息是,最近当地政府拨给徐志英6亩地,让他用来建造新型帮教安置点,徐志英的帮教之路,一定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