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最近是否还将资金捂在钱包里,寄望于6月末高收益理财产品重来?统计发现,以1-3个月理财产品为例,在6月的前两周,平均预期收益率表现持平—年化均为5.1%。
当然,这个收益水平无法与去年同期相匹敌。“宝宝”类产品表现更是不佳,如迎来周年庆的余额宝[微博],7天年化收益率跌至4.66%,今年以来它的收益率水平已下降31%。
对此,上海一位外资行高管表示,随着国内货币政策开始定向宽松、治理非标资产的各项监管措施实施,在下半年市场利率非常紧张的局面恐怕难以再现,投资者最佳的选择仍是通过锁定较长期限的高收益产品,来规避收益可能下行的风险。
钱荒没了:哪些银行产品超6%?
据统计,在近期正在发行的银行理财中,鲜有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达到6%以上。即便有,它们也基本存在于城商行当中。如青岛银行在6月24日才结束募集的钱潮系列人民币个人理财计划2014年13期,运作期限40天,认购门槛为10万元,参考年化收益率达到6.1%。
重庆银行正在发行的长江·鑫利第136期、137期,门槛分别为10万元和5万元,运作期限都是43天,年化收益率为6.00%。虽然少量产品达到6%及以上,但是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近期城商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都在5.5%-5.9%的区间。
与城商行相比,股份制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区间则普遍在5.4%-5.8%的范围,并且收益率较高者,资金门槛都相当高,期限也比城商行长。如兴业银行在6月25日结束募集的2014年第24期天天万利宝Y款,预期收益率为5.8%,期限120天,但是需要50万元才能买。
平安银行的私行专享尊贵智慧资产管理类2014年24期,预期收益达到5.9%,门槛却为100万元和158天期限。另外国有大行的产品收益则在4.6%至5.3%左右。
6月末的“钱荒”是否会再次上演,投资者是否还有机会抢购7%以上收益的产品?根据银率网的数据统计,在6月份的前两周,1-3个月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均为5.1%,3个月至6个月的理财产品分别为5.31%、5.32%,走势基本持平,并未看到有大幅上涨的势头。
6月18日,临近下午收盘时,交易所1天期国债逆回购最高飚涨至30%,收盘时涨幅回落至15.36%。曾经一度让市场以为去年6月末“钱荒”会再次来袭,但事后证明,其中的缘故只不过是新股重新开闸,打新资金涌向新股而引起的连锁反应。
上海一位外资行高管在6月20日向记者表示,随着刚刚多家股份制银行以及大部分城商行都获得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市场的资金面有望进一步宽松。
事实上,在今年初,本报的每周报告就建议,投资者应尽量通过锁定较长期限的高收益产品,来规避今年收益下行的状况。上述高管也建议,今年下半年,锁定一款收益回报不错,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仍应该是投资者的选择。
余额宝收益率年内跌去31%
与银行理财的收益相比,“宝宝类”产品似乎成了“鸡肋”。近日,余额宝迎来了出生的周年日,截至6月19日,它的7日年化收益率为4.66%。统计发现,与其他“宝宝”类产品相比,余额宝略高于微信理财通(华夏财富宝)的4.547%,但逊色于钱大掌柜(5.017%,6月19日)和百发百赚利滚利(4.974%,6月19日)等产品的表现。
事实上,从今年初以来,余额宝的收益率就一直走“下坡路”,其在1月1日的7天年化收益率尚且达到6.74%,并且整个1月份的收益率基本都在6.2%以上,远远超过银行理财的表现,风光无限。然而至今其收益率已下跌31%。
不可否认,与银行理财相比,余额宝等“宝宝”类产品具备认购门槛低,随时可供赎赎买两大优势,但是对于具备一定资金实力、投资配置安排较合理的中高净值投资者,这两点并非选择产品的核心因素。
而从收益率上看,目前银行的1-3个月理财产品平均表现为5.1%,略高于“宝宝”类产品。记者统计,自今年以来,这类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在1月份的平均收益率为5.79%,2月为5.54%,3月为5.41%,4月为5.23%,5月为5.08%,6月最新的数据为5.1%,基本能坚守5%的关口。
从1月份以来,银行理财的收益率下降了12%,表现好于余额宝。正如本报在5月5日的报告中指出,截至4月底,银行理财的收益率就开始大举反超“宝宝”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