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30日,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衢州举行。会议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总结推广衢州等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下一步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作为全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经验交流会,何以放在衢州举行?衢州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具有哪些独到之处?对此,记者对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相关负责人和安徽、广西、广东、内蒙古4位典型经验交流的省级代表,进行了专访。
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副司长陈彬斌:“更好地发挥农村文化礼堂作用”
“作为相对欠发达地区,衢州创造性地实施‘流动文化加油站’的做法,通过流动服务方式,增加服务供给,在解决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缺乏这个难题上做了有益的探索,获得群众普遍欢迎。”5月29日晚,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副司长陈彬斌说,衢州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方面,成效有目共睹。
2013年,陈彬斌来过衢州数次,对衢州流动文化建设印象深刻。“在文化已成为百姓基本权益的今天,衢州结合浙江省在推行的文化礼堂建设,把流动文化服务与文化礼堂结合起来,把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资源与‘农村文化礼堂’有效连接,为百姓服务,这是最大的一个亮点。”
根据中央要求,我国将出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目前,文化部正联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国标委等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启动编制。“衢州的经验和做法会被吸纳其中。”
“衢州最美现象不断涌现,对此,我丝毫不觉得奇怪。”陈彬斌说,在衢州,我们看到了孔氏家庙,看到衢州人民尊师崇教,民风淳朴,这跟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分不开的。“从孔氏家庙到最美衢州,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文明相融合,一路沿袭、一脉相承,在这样一个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推进基层公共文化建设,非常有意义。”
如何提高公共文化设施运行效率,进一步推进衢州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陈彬斌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除了做好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使用以及加强文化服务绩效考核外,未来,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将成为重点,增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力。记者徐双燕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黄宇:“在衢州,我看到了道德之美的光辉”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在廿八都镇浔里村文化礼堂,在观看了鱼灯戏、廿八都山歌、手工剪纸等一系列民间传统艺术表演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黄宇告诉记者,在这里举行的儿童开蒙礼也同样吸引着他眼球:“德育需要从孩子抓起,这是衢州的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最打动我的一点。”
蒙蒙细雨中漫步廿八都古镇,黄宇俨然成一名诗人:“这蜿蜒的鹅卵石道,两旁斑驳的青墙黛瓦,都让我想起戴望舒的那首《雨巷》。古镇之美固然令人流连忘返,但在背后衢州市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令我动容。”
“在衢州,我看到了传统文化的韵恰如刚开封的陈酿,醇香绵远,回味悠长。而在这股浓郁的文化醇香之外,我看到的是无数衢州乃至全国各地农民对于农村流动文化的肯定与期盼;也是他们对未来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从城市“高地”流向农村“洼地”的思考与展望。在当地百姓的安居乐业之外,我还看到了衢州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真正融入了‘以美铸魂’的精髓。”黄宇如是说。
“广西近年来积极探索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推进村级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黄宇直言,“衢州样本”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村干部的加入与带动:“农民有文化需求,在重视文艺拔尖人才培养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开展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发挥村干部的带头作用。让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阵地和施展文体才华的大舞台,成为老人孩子的休闲天地和快乐宫殿,成为外出务工农民的心灵驿站和温暖港湾。”记者徐丽
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丁光清:“衢州是一个创造幸福的城市”
“村歌演出,真让人叹为观止,文化已经融入衢州农民的日常生活中。”5月30日,大会结束后,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丁光清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浙江经济发达人所共知,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呈现的风貌和水准,还是让他感到震惊。“特别衢州市党委、政府,是真正花大力气在发展文化,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
安徽与衢州接壤。自2013年7月起,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安徽省6个市20个中心村试点建设农民文化乐园,探索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新路子。丁光清认为,尽管浙江、安徽两省具体做法上有所不同,但目标和方向一致,都是为了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衢州市党委政府强力引导、百姓热情参与,上下合力,共同铸就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这两者的高度契合,值得安徽学习。”
丁光清说,江山早田畈村“最美人物”长廊展板让他感怀许久。“一系列‘最美评选’是衢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文化工作做得好,百姓素质提高,社会和谐,反过来又促进了‘最美衢州’现象的不断滋生。”
在看到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他觉得,衢州山清水秀,文化建设丰富多彩,是一个创造幸福生活的地方。在衢州,基层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丰沛充盈,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各类文化服务,可以登台施展才艺,人人都能成为文化骨干。“难怪清华大学统计的中国幸福城市排行榜中,衢州能脱颖而出,跻身第四。幸福城市,衢州名副其实。”记者徐双燕
内蒙古文化厅副厅长乔玉光:“真正的文化创造力在民间”
“这里不仅自然生态好,文化生态更是好!”正是江南梅雨时节,乔玉光望着满目湿润苍翠的田野高兴地说:“有这样的自然生态、文化生态,有这样的传承和现代创新,就能转化为源源不绝的文化生产力,真正的文化创造力就在民间!”
乔玉光告诉记者,无论是在衢州还是在内蒙古,他都切实感受到了文化带给人民的幸福感:“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地区,多数牧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广大基层特别是偏远农牧区看戏、看演出难问题普遍存在。”乔玉光告诉记者,与衢州的“流动文化大篷车”一样,内蒙古组织各级艺术院团开展“百团千场”下基层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受到群众广泛欢迎和中宣部、文化部的肯定。
“文化让生活更幸福。”乔玉光告诉记者,在物质富裕之外,精神富有的城市才是更具有精气神的宜居之城:“衢州让我更加深刻地明白‘宜居之城’的寓意,不仅在于城市外在的风光有多美,更在于一座城市的内涵与底蕴有多深。”记者徐丽
广州省文化厅副厅长陈杭:“文化让生活更幸福!”
“我真的没有想到,在衢州,基层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度,竟然如此之高!”5月30日上午,在领略了大陈乡大陈村村民满溢着激情的村歌表演后,广州省文化厅副厅长陈杭说:“当我看到那些扛着锄头,带着斗笠,卷起的裤腿上还溅着星星泥点的村民,都能从容地站在舞台上,唱着属于自己的村歌时,我仿佛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感受到他们的自豪和幸福。这无疑是中国梦内涵在基层的深刻阐释和坚定表达!”陈杭说,广州与衢州的缘分,早在2010年就初露端倪。“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衢州江郎山与广东丹霞山一起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这次是抱着‘走亲戚’的想法来到衢州的。”
“广东是全国人口大省,对于1亿多受众来说,公共文化服务各方面仍有很大差距。我们会借鉴吸收衢州市好的做法,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而努力。”陈杭表示,要在提升基层文化馆站服务效能下功夫。一方面,需要灵活引导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结合教育、科技、企业等已有设施共建共享,重实用、重惠民,虚名声、轻形式。另一方面,整合优秀实干专家,大力实施“基层文化馆站服务效能提升计划”,组织工作组深入图书馆、文化馆、综合文化站进行巡回指导,推动基层馆站发展壮大。
“近年来,衢州市深入挖掘特色资源,积极弘扬传统文化,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区域特色文化品牌。你们的‘村歌大赛’,让我想起了广东的‘农民工歌唱大赛’,所以特有有亲切感。”陈杭说:“我相信,这些活动,离不开衢州丰厚的人文沃土,更离不开政府的搭台推动。在衢州,我真正感受到了“幸福城市”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