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财经频道 > 深度阅读
专家称我国大多数人收入被平均 房价与价值背离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5-04 09:16:13

  我国人均GDP质量确需提升

  从数据和国际标准来看,我国人均GDP已迈入“中等偏上”国家的行列,但人均GDP不仅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

  大多数人的收入被少数人平均了,如果再考虑与价值严重背离的房价,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就更远离“中高”应有的含义

  一定时间内新增加的价值要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之间进行分配,如果政府财政税收或企业收入的实际增速快于GDP增速,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就可能下降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所长潘璠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日前表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面启动。“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个5年,及早动手编制好规划,意义重大而深远。

  不过,舆论似乎更关注有关部门官员的一句话,“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到6700多美元,属于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目标是希望通过‘十三五’的努力,用世界银行的标准接近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如果做得更好一点,可能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不少人对我国“属于中高收入国家”的提法表达质疑。其实,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地出现过。每当有政府部门或研究机构提出全国或某个地区达到世界中高或高收入水平时,质疑与不满之声便很强烈。

  事实上,若从数字数据和国际标准来看,我国人均GDP已迈入“中等偏上”国家的行列。

  有关资料显示,世界银行是按照人均国民总收入作为划分标准的。GDP加上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再减去对国外的要素支出,就构成了国民总收入。由于国外要素的收支规模有限,所以人均国民总收入与人均GDP往往相差无几。按照世界银行目前的标准,中国确在“中等偏上”之列。由此看来,这位官员的观点有一定道理。

  不过,这也并不是说网络上的质疑之声是无理取闹。因为,2012年,在参与排序的21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人均国民总收入位居第112位。这也是现实。可见,人均GDP不仅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如此,才是更加全面、科学的态度。

  国民总收入是在GDP的基础上调整得出的。因此,国民总收入不是居民个人实际得到的收入,其中只有一部分会转化成居民的实际收入。GDP或国民总收入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新创造的价值,可以从生产、分配和使用3个维度进行分析。在这3个维度中,民众感觉最为直接的当然是分配。新增加的价值要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之间进行分配,三者间的关系此长而彼消。如果政府财政税收或企业收入的实际增速快于GDP增速,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就可能下降。这种情况曾经持续过很长时间,反映出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依然很有限。2013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73,依然远远高于0.4的公认警戒线,也反映出居民收入水平呈现很强的偏态分布,大多数人的收入被少数人平均了。如果要再考虑与价值严重背离的房价,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就更远离“中高”应有的含义。

  如果从生产的维度考察,GDP、国民总收入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居民收入都是增量,但增量产生的过程中消耗多少存量和消耗的方式确有不同。比如建一座新楼,与推倒一座旧楼后再建一座新楼,增量都是一座新楼,存量却是两座和一座的差别。如果从使用的维度考察,同样数量的新增价值,由于使用的方向不同,其效果也会不同:或是有部分拿去搞重复建设、形成产能过剩,或是有部分不得不用于治理对资源环境造成的破坏,或全部可以用于创造新的生活;或是打造豪华,锦上添花,或是改造普通,雪中送炭,等等。

  面向“十三五”,且行且努力。如果仅以“争取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为目标,只要继续把总量做大就行了。但要使更多的人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就需要调整结构、提高效益、转型升级、多点支撑;就需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转变发展方式;就需要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缩小收入差距,让更多的人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就需要把价格水平控制在合理区间,且促使房价向着与价值相符的方向回归,使广大民众在扣除消费价格和房价因素之后,在“十三五”末期真正实现“两个翻一番”的小康目标。而这些,远比做大总量更有实际意义。

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