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既是建设精神家园的有效载体,也是实现“文化强区”的重要基石,更是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保障和提升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既可对现有村级办公楼、祠堂、电影院、闲置校舍、厂房等文化设施进行改建、扩建、修缮,也可新建,使之成为集文化展示、文脉传承、文明传播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是解决目前农村群众文化需求切实有效的文化惠民工程,是摆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先后赴临安、德清等地考察学习村级“文化礼堂”建设的好经验和做法,并通过对衢江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现状及其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衢江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资源优势分析
衢江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现辖10个镇、8个乡、2个街道,1个办事处。近年来,衢江区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不断增加农村文化事业投入,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成效显著。1、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衢江区把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节点来抓,全区列入省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村落的古建筑村落18个、民俗风情村2个、自然生态村1个,去年湖南镇华家村等6个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精品村。2、历史文化资源丰厚且有优势。全区现有各级文保单位3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9处、市(县)级20处,区级文物保护点118处。3、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二、衢江区文化礼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经费投入仍显不足。
2、思想观念有待提高。
3、硬件维护工作量大。
4、文化人才比较匮乏。
三、改善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1、发挥阵地优势,整合原有农村文化资源。要强化整体意识,整合、利用电影院、老年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古宗祠、古戏台等原有的活动场所,要注重整合资源,借助原有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采用新建、改建、租用、整合、共用等模式,做好功能布局和提升工作,体现群众主体性和多用途综合性。秉承“一堂多能、一室多用、灵活多样、功能齐全”的原则,做好从分散型到集中型、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变工作,着力提高村级文化场所和设施的综合利用率。
2、挖掘传统文化,创建历史文化名人堂。“礼堂”和“长廊”的建设要善于挖掘各村的文化内涵,注重历史文化积淀传承。充分考虑本地的文化资源和地方特色,深入挖掘各村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
3、彰显地方特色,创建文化特色展示馆。要避免同一模式、内容雷同,应办出“衢江特色”,立足于放大本土特色文化。各村在文化礼堂建设中要有重点地塑造文化品牌,打造“一村一品”、“一堂一品”的新格局,挖掘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注重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创新,着力在文化礼堂的建筑风格、展示内容、活动样式等方面形成特色、品牌。
4、加大投资力度,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引导社会、民间力量参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5、激活主体意识,构筑科学管理长效机制。农民是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主体,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建好一个管好一个,坚持规范管理,建设队伍,形成长效机制。
6、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农村文化专业人才。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是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重要条件。要根据基层群众的特点和农村季节特征,组织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书画、摄影等文体比赛项目。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农村文化的品位和档次,扩大农村文化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