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政务
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3-14 08:34:12

  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1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大会发言人傅莹的邀请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会开始时,李克强说,媒体的朋友们,感谢你们对中国两会给予的关注和作出的报道,大家辛苦了。下面就请提问。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我的问题和失联的马航飞机有关。首先借此机会对于机上的乘客、机组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表示同情。大家都在急切地等待飞机的有关消息。请问,中国政府在民用、军事以及卫星获取图像等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全力参与失联飞机的搜救行动?这起事件会否对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和海内外的旅游业产生影响?中国将采取什么措施确保国内以及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比如中国政府是否会考虑进一步加强业已十分严格的安保措施?

  李克强:马航失联飞机上有239名乘客,其中154名是中国同胞,他们的亲人心急如焚,他们的生命安危牵挂着中国政府和亿万中国人的心,现在我们也在急切地盼有消息,哪怕是一丁点好消息。

  中国政府已经启动了全面应急和搜救机制,现在到达相关海域的有8艘中国舰船,还有一艘正在驶向相关海域;我们还动用了10颗卫星进行信息技术支持,有任何疑点都不能放过。

  昨天我还和在前方的中国一艘搜救船船长通话,请他们尽力、再尽力。我们对卫星图像上发现的一些疑点,也在尽力地进行辨认。这是一场国际大搜救,有诸多国家参与了搜救。我们也要求有关方面加强协调,并且一定要找到马航的失联客机,查明原因,妥善处理相关各方面的事宜。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绝不放弃搜救!

  至于问到中国的开放政策会不会变?不会!会继续开放,会有更多的中国公民走出国门。这会增加政府的责任,政府要尽职履责,尽自己最大的可能,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来确保在海外中国公民的生命安全。

  对于中国的航班安全工作,我们一直不敢放松,人命关天啊!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国际市场高度关注中国金融和债务问题,认为这是全球经济最大的风险之一。请问中国政府将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是否愿意看到出现金融产品违约的情况?

  李克强:你的中文说得很流利,也很标准,我听懂了。但是因为这是中外记者招待会,还得请翻译做一次翻译。

  关于对中国经济有风险,甚至还有些不看好的报道,我也看到了,类似的报道可以说似曾相识。去年就有对中国经济下行的担心,但是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顶住压力,完成了全年经济主要预期目标。

  对金融和债务风险我们一直高度关注,去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们果断决定全面审计政府性债务,这本身就表明我们勇于面对。审计结果已如实对外公布,表明债务风险是总体可控的,政府的债务率在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以下,大多数债务还是投资性的。但我们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风险,正在加强规范性措施,包括采取逐步纳入预算管理,开正门、堵偏门,规范融资平台等措施。

  对于“影子银行”等金融风险,我们也正在加强监管,已经排出时间表,推进实施巴赛尔协议III规定的监管措施。我在两会期间参加一个代表团的审议,有来自银行界的代表问我,是不是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偏高了一些?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我想我们只能这样做,我们不能把今天的“垫脚石”变成明天的“绊脚石”。

  至于你问我是不是愿意看到一些金融产品违约的情况,我怎么能够愿意看到呢?但是个别情况确实难以避免,我们必须加强监测,及时处置,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人民日报记者: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担心中国的反腐败会不会是一阵风?去年我们也查出了不少贪官,这是否说明中国在制度方面还存在着某些缺陷?此外,政府下一步在反腐败上还会有什么新的行动?

  李克强:中国党和政府反对腐败的意志和决心是一贯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有贪必反、有腐必惩,取得新成效,我们会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对于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我们实行的是“零容忍”。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不论职位高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是触犯了党纪国法,就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

  腐败是人民政府的天敌。我们要用法治的思维,用制度来管权、管钱。今年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而且要加快推进“权力清单”公布,界定权力的边界,防止滥用权力。

  对于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一些领域,比如像土地出让金收支、矿产权转让等,我们要全面审计,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性措施,让权力寻租行为、腐败现象无藏身之地。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去年中国领导人频繁访问周边国家,提出了新的周边外交理念与合作倡议,但周边地区仍然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请问您怎么看待中国与周边关系的前景?

  李克强:你的中文就更标准了,但是还是需要再翻译一次。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是13亿人民的共同意志,这需要有和平稳定的周边和国际环境。我记得去年记者会快结束的时候,我说过,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两者归结起来就是要维护稳定,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早在60年前,中国和一些周边国家就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四邻周边有时候难免有磕磕碰碰的情况,但是只要我们相互尊重、管控分歧、互利互惠,碰出的应该是和谐的声音,而不是刺耳的噪音。

  你的问题让我回想起去年曾访问东盟国家。我当时到了越南,和越南领导人达成海上共同开发、陆上合作、金融合作三头并进的原则共识以后,也想听听民间的反应。我就在晚上趁工作之余,到了一家小店,那个女店主当时就认出了我,她说欢迎中国客人来。我想这也会给她带来生意吧。我就问她你怎么看邻国的关系?她说还是和平友好吧。和平友好、和平共处,是四邻百姓的共同愿望。我们需要一起努力,扩大利益交汇点,缩小矛盾点,这样就可以和睦相处,造福民众。

  路透社记者:中国经济去年增长7.7%。请问总理,您上任一年最大的挑战、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您觉得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哪些?

  李克强:我确实很佩服你们这些驻华记者,能这么流利地说中文。

  要说去年最大的挑战,那还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中国的中央财政收入一度出现负增长,金融领域6月份还有所谓“钱荒”,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一度超过了13%,而且用电量、货运量的增幅也大幅回落。国际上出现了一些舆论,说中国经济可能要硬着陆,还给出了指标,说增长可能只有3%到4%。而对我们来说,财政和货币政策运用空间又很有限,宏观调控确实面临多难选择。

  怎么办?遇万难还须放胆,破困局要用智慧。我们保持定力,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明确了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就是增长和就业不能越出下限,通胀不能突破上限,而且着力促改革、调结构,让市场发力。正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我们顶住压力,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现在我们看的更多的是困难和问题。今年挑战依然严峻,而且可能会更加复杂。我们既要稳增长、保就业,又要防通胀、控风险,还要提质增效,治理污染,多重目标的实现需要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这可以说是高难度的动作。

  但凡事不患难而患无备。所谓磨好了斧子才能劈开柴。我想只要我们正视困难、直面挑战、趋利避害,就是遇事克难的成功之道。我们有去年应对经济下行的经历,中国经济又有着巨大的潜能和韧性,我们有能力也有条件使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中央电视台记者:推进简政放权是您在去年记者会和今年报告中特别强调的一点,在采访的时候我听到大家对这项改革有很多好评,也听到不少抱怨,比如说有的部门依然存在办事难现象,有的部门可能把次要的权放出去了,重要的权还留着。请问总理,关于简政放权的措施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要减到什么样的程度这项改革任务才算是基本完成了?

  李克强:去年,中央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我们确实下了不小力气,到现在一年的时间,仅中央政府下放取消的审批事项就有416项。更重要的是它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给企业松绑、让市场发力。结果企业找政府的少了,地方跑北京的少了。

  有个统计数字可以表明这激发了市场的活力。去年新注册企业增长27.6%,其中私营企业新增30%,这是10多年来最高的。简政放权是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创造力的利器,是减少权力寻租、铲除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想简政放权是重要的突破口、切入点。

  当然,放,并不是说政府就不管了,我们讲的是放管结合。要让政府有更多的精力来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尤其是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对一些搞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蓄意污染环境、违背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行为,要严加监管、严厉惩处。放管结合,要体现公平原则。

  当然,我们在推进简政放权中,也确实遇到了像避重就轻、中间梗阻、“最后一公里”不通畅等问题。开了弓哪还有回头箭?我们只能是一抓到底、一往无前。我们还要继续啃“硬骨头”。

  至于说到什么程度满意,那就是要正确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我们要努力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调动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动力。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记者:许多投资者认为,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会继续放缓,会低于确定的7.5%的增长目标。在不采取更多刺激政策的前提下,您所能接受的最低增速是多少?

  李克强:我刚才讲了,一些关于中国经济偏悲观的报道我看到了,也注意了。去年我们在并没有采取短期刺激政策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经济预期目标,为什么今年不可以呢?

  当然,我不否认今年可能会有更复杂的因素,我们之所以把经济增长率定在7.5%左右,考虑的还是保就业、惠民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我们更注重的是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

  这使我想到上个月23号,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发布了一个公报,提出要在现有政策可达到的水平上,把GDP在5年内再提高2个百分点,以增加就业。在我的印象当中,G20这么说可能还是第一次,这表明主要经济体更加看重增长和就业的关系。

  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也难以增加社会财富。我在基层曾经访问过一些“零就业”家庭,一个家庭没有一个人就业,真是毫无生气,没有希望。现在我们全国每年要新增城镇劳动力就业1000万人以上,还要给600—700万新增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留有一定的空间,所以要有合理的GDP增速。

  我们说GDP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左右,左右嘛,就是有弹性的,高一点,低一点,我们是有容忍度的。至于你说可以接受的下限是什么,那就是这个GDP增速必须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使居民收入合理增长。我们不片面追求GDP,但我们还是需要贴近老百姓的GDP,提高质量效益、节能环保的GDP。

  香港商报记者:很多香港民众认为,面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快速发展,香港竞争优势遭到了很大的弱化,请问总理怎么看香港的发展前景?

  李克强:这几年,世界经济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在这种严峻复杂的环境下,香港能够站住脚跟,保持繁荣,本身就表明香港经济有竞争力。香港在祖国内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现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升级,也会给香港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

  中央对港澳的政策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央政府会继续支持香港保持并且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内地正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香港在这方面有专业优势,近水楼台可以先得月!我相信,香港同胞历来有着敢拼能赢的精神,会在未来全球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保持繁荣。

  美联社记者:您如何评价中美关系的现状,要进一步提升双边关系水平,两国面临哪些障碍?中方希望美方做出哪些改变?

  李克强:中美关系实质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去年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加州庄园会晤达成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共识,那就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当然,中美因为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在一些问题上有分歧,这是客观存在,在合作当中有摩擦也是事实,但这是合作中的“烦恼”。只要双方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好分歧,平等磋商,尤其是注意扩大共同利益,我们就可以提升中美关系的水平。

  中美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去年我们双边贸易额达到5200多亿美元,粗略算的话,每一个工作小时,中美之间可能有1亿美元的生意已经做成了,何况我们现在还正在进行中美投资协定的谈判。中美合作潜力巨大,要在增强互补性上多做文章。所谓智者求同,愚者求异,“变”是向有利于中美双方、有利于两国关系健康稳定的方向去走,还是要择宽处行,谋长久之利。

  中国日报记者:您在报告里讲改革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还要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举措,那么您觉得今年最应该从哪些领域突破?

  李克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也就是要把改革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我回想了一下,去年以来国务院开了40次常务会议,其中有30次是研究改革相关的议题,即使是其他议题我们也是在用改革的精神研究和推进的,其基本取向就是让市场发力、激活社会的创造力,政府尽应尽的责任,让人民受惠。

  这也使我回想起30多年前,我在农村当村干部,那时候起早贪黑,恨不得把每个劳动力当天干什么都给定下来,结果呢?到头来就是吃不饱肚子。后来搞承包制,放开搞活,农民自己决定干什么、怎么种,几年时间温饱问题就解决了。当然,我们现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目标有个过程,但古人说“吾道一以贯之”,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假以时日,必有成效。

  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也要抓牵“牛鼻子”的改革,在重点领域有所突破。今年我们还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让市场发力,有效规范地发挥作用;还要把财税金融改革作为重头戏,包括给小微企业减免税费方面有新的举措,给市场助力;以结构改革推进结构调整,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放宽市场准入,尤其是在服务业领域,像医疗、养老、金融等,让市场增强竞争力。诸多的改革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说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关键还在于推进落实。

  当然,改革会触动利益、会动“奶酪”,你放权,有些部门的权就少了;放宽市场准入,增强市场竞争力,一些企业就可能会感到压力。但是为了释放改革红利,尤其是让广大人民受惠,我们义无反顾。

  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我们都知道两岸现在迎来了一个好的机遇,在今年过完年之后,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见了面,习近平总书记也与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见面,并且发表了重要谈话。两岸现在的交流以及互动非常密切,大家也非常希望两岸关系有新的突破。请问您对新的一年两岸关系发展有什么样的期待?

  李克强:两岸是手足同胞,一家人,此话可以说常讲常新。你刚才列举了两岸关系进展的一些事实,我也想讲一件很有趣的事。去年两岸的媒体共同把“进”字作为两岸年度汉字,这个字可以说反映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趋势,也反映了两岸民众的期待。我也期待着在新的一年两岸关系有新的进展,再“进”一步。

  我认为,两岸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是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去年两岸人员往来已经突破8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希望继续保持这样一个好势头。两岸还在就ECFA后续协议进行商谈,希望早出成果,造福两岸的民众和企业。借此机会也请你转达我对台湾同胞新一年的祝福。

  新华社记者:房地产一直是社会持续关注的问题,今年两会上也有代表委员提了很多建议和意见。请问总理,政府在这方面有什么新的思路和举措?

  李克强:房地产问题是个大问题,直接关系到居民住房。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这是政府的奋斗目标。我们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同城市的情况,分类施策,分城施策。

  政府还是要用更多的精力、更大的力度来解决好群众的基本住房问题。现在我们国家城镇集中连片的棚户区还居住着上亿人,可以说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几百个人一个旱厕,特别是北方,到了冬天有些居民入睡要戴着棉帽、穿着棉衣,这是政府心头之痛。所以今年我们要继续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至少要再改造470万套以上。我们还要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并且实行公平分配,让新就业的年轻人和长期进城务工人员缓解住房困难。在这方面,我认为干一寸胜过说一尺。

  对于合理的自住需求,也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包括增加普通商品房供应。对房地产市场则要因城因地分类进行调控,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重在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现在老百姓对雾霾的抱怨越来越多。我们也注意到,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污染用了“宣战”这个词。请问总理,“宣战”到底意味着什么?

  李克强:我说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因为这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许多人早晨一起来,就打开手机查看PM2.5的数值,这已经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

  我们说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宣战。去年国务院出台了治理大气污染的十条措施,在161个城市进行PM2.5数值的监测,这在发展中国家是最多的。这不仅是要让人民群众提高自身防护意识,更是给政府增加责任。今年我们主动加压,加大降耗力度,确定能源消耗强度要下降3.9%,而去年实际下降3.7%,这意味着要减少2.2亿吨煤炭消耗。

  向包括雾霾在内的污染宣战,就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对那些违法偷排、伤天害人的行为,政府绝不手软,要坚决予以惩处。对那些熟视无睹、监管不到位的监管者要严肃追查责任。

  当然,雾霾的形成有复杂原因,治理也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是我们不能等风盼雨,还是要主动出击,希望全社会,政府、企业、社会成员,大家一起努力,持续不懈地奋斗,来打这场攻坚战。

  快到吃饭时间了,但是主持人希望再问两个问题,大家愿意吗?那好吧,我服从公众。

  荷兰国际新闻电视台记者:去年您访问多个欧洲国家,亲自介入解决中欧光伏产品贸易纠纷,访问期间,您还推介中国的核电以及高铁装备。请问您希望如何解决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存在的障碍?中国政府将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欧方对欧洲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关切?

  李克强:推介中国产品,维护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正当权益,这是作为中国总理分内的事。我去年访问中东欧的时候,曾经跟多国领导人说,如果你要建高铁、核电,在同等质量下,用中国的装备可能是建设最快、成本最低的,我有这个底气。

  中国经济要升级,出口产品也要升级,我们不能总是卖鞋袜、衣帽、玩具,当然这也需要,但中国装备走出去可以在世界市场上接受竞争的检验,提质升级。这样做也有利于各方,因为我们装备的很多零部件从全球采购,一些技术也是购买来的,中欧与相关方面,就装备走出去进行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不过我还想通过各位向中国企业转达一句话:你们可是要尽力啊!我们对中国装备质量做了承诺,可不要让这个承诺落空啊。请中外记者给予监督。至于你说到去年的光伏案,中欧作为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规模很大,摩擦难免,只要我们相互尊重,妥善协商,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光伏案的解决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我可不希望因为个案,而且占双方贸易总额比例很小,来丢掉“最大贸易伙伴”的帽子。

  说到中欧关系,我还要说,中欧都主张世界多极化,也主张投资便利化。中欧企业相互进入、相互投资,这是大趋势。我们正在进行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相信只要我们本着对等、公平、便利的原则推进,为企业创造条件,中欧相互投资额会不断攀升,经济融合度也会不断加深。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最近网上民调显示,社会保障是网民关注的热点之一。去年您就提出打造民生保障安全网。请问总理,在这方面有哪些进展和新的打算?

  李克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民生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今年要着重继续做三件事,就是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

  第一是保基本。也就是说要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基本住房等诸多方面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安全网。我们现在基本医保已经总体覆盖全民了,基本养老的参与人数也超过8亿人。但是群众还有反映,比如接续难、转移难这些问题。我们要继续巩固和扩大这些基本的社会保障。今年适当时候要提高基本养老金标准,而且要解决或者说逐步解决碎片化的问题,整合城乡医保,推进养老保险并轨,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网。

  第二是兜底线。因为国力所限,我们基本保障的标准还是低水平的,总会有一部分人因病、因灾等特殊情况而陷入生活的窘境,基本保障兜不住,还要进行社会救助。我们绝不能让无家可归、因贫弃医等现象频发。将心比心啊,政府工作人员应该以百姓之心为心。所以前不久我们出台了新的社会救助管理办法,就是要让这些特殊困难群众求助有门。

  第三是促公平。我们保基本、兜底线,是为了解除人民群众就业、创业的后顾之忧,同时还要采取措施,尤其在一些领域要有更有效的办法,让就业、求职机会公平,让创业有公平竞争的环境,特别要注重起点公平、教育公平。我们要继续增加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今年要增加10%以上,并且要加大农村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改造的力度。

  政府就是应该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奋斗有公平发展的机会,我们要把公正贯彻到社会最基层。

  主持人说到吃午饭的时间了。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所谓民是众的意思,你们加起来远远超过我一个人,还是要让大家不能挨饿。谢谢你们参与关注今天的记者会,也谢谢一些记者的提问,谢谢大家。

  记者会结束后,李克强总理站起来将要离开现场时,又回答了两位记者的追问。在回答记者关于中央是否还会有惠港政策的问题时,李克强说,凡是有利于香港繁荣发展的事,我们都会去做,过去是这样,今后还会是这样。

  这次会见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历时1小时50分。参加采访的中外记者约800名。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编辑: 黄鑫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