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名摄影师,也是名技术男。
他没有常人眼中摄影师的那种时尚潇洒,而是充满了技术男的严谨。他是宁波市公安局影像技术高级工程师贾向红。
每当他端起相机,心里不免有些沉重,因为这意味着又是一起重大案件,多半涉及人命。
【名探档案】贾向红,宁波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六中队副中队长,影像技术高级工程师,浙江省刑侦行家,省公安厅“谢贤能视频工作室”攻坚人员,宁波市公安局“视频侦查工作室”副主任。
参与200余起重特大案件现场拍照工作,处理各类疑难痕迹物证和模糊图像数百起,为案件侦破提供了重要线索和证据。先后荣立三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2010年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刑事科学技术青年人才”。
我们的镜头
同样有千钧重
贾向红不善言谈,多数问题,他会拿出曾经参与的案例来展示给你看。
说起从事刑事拍照,他用阴差阳错来回答。
读书时,和多数男孩一样,他心里也有英雄情结,常出现在电视中的勇猛的刑警自然是偶像。
高考填报志愿时,“中国刑警学院”成了他的第一志愿。
当他拿着录取通知书来到学校,梦想成为一名冲锋陷阵的刑警时,现实如同东北寒冷的气温一样,让他心头一凉,他被分到刑事照相专业。
他的工作是端起相机,拍案发现场中的人、物、痕迹,心里难免会有些落差。
然而,随着他一步步走进这个专业,心中的疑虑逐渐消除了。这是一个无形的战场。他要用照片反映出整个犯罪现场中各类证据的逻辑关系,客观、完整、清晰地记录案件现场的原貌,为侦查办案提供技术支撑,为法庭审理提供客观真实的影像证据。
从业初期,受条件限制,用的是胶片机。这就意味着,按下快门并不知道拍成什么样子,需要第一时间冲洗,有时甚至连夜洗出来看效果,如果效果不好,必须马上回现场补拍。如果慢了,一些痕迹可能会消失,对破案造成致命影响。
“真正走进这一行,你会体会到,我们的镜头,同样有千钧重。”
就这样,他干了14年。
现场模糊的手印
他硬是拍出了清晰的痕迹
听上去,他的工作就是拍照片,或许你会有点不以为然。
可他却为自己的职业而自豪,觉得做这行不光是简单地按下快门,许多时候,考验的是怎样创造条件留住证据。
时间转到2009年11月凌晨的一个小区。
刺耳的警笛声划破夜空,只见一幢楼房的三楼窗户冒出浓烟。
当消防队员灭火后,映入眼帘的是两具尸体,已经烧焦。面对这样的现场,赶来的民警摇了摇头,对于他们来说,在救火中可能已经破坏了一些重要的痕迹。
没办法,只能地毯式、一寸寸地勘察。
一遍又一遍,民警反复搜寻房子的每一块地方,试图寻找线索,寻找破案突破口。
好不容易,大家在门上发现了指甲盖大小的手印,怀疑这很可能是凶手所留。
这是一个肉眼很难看清楚的手印,颜色已经很淡很淡,几乎跟木门原来的颜色一样。
作为高手的贾向红,授命来到现场。
然而,当他按下快门,呈现在眼前的照片上,根本看不清手印。
同一样东西,在不同灯光下,甚至同种灯光的不同角度下,会呈现出不同效果,有的会和背景融为一体,有的会和背景有明显反差,他要达到的,就是后一种效果。
接下来,他就要运用这些,反复调整光和角度进行拍摄。
几个小时后,他终于拍到了最佳效果。
凭借着照片中清晰的痕迹,案子很快找到突破口,凶手也浮出水面。
从视频中的细微细节
找到破案关键
随着科技强警的发展,天眼监控视频越来越成为破案的重要线索。
于是,贾向红的工作也转向了视频图像处理。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从相对单一的证据固定,向在“非目标图像变化”中寻找线索。
时间回到2011年5月的东钱湖路边,一辆无牌汽车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很快,赶到现场的民警,发现汽车后备厢内有一具已经腐烂的男尸。
经反复勘查,民警判定这里并非案发第一现场。那么这辆车从哪里开进东钱湖,成了破案关键。
虽然是在繁华的路边,走访后民警却并没有获得任何有效线索,甚至连车子何时停在这里的都不知道。
尽管车旁有监控,却不对着车。
看上去这个监控好像并无价值,可贾向红一遍遍翻看后,还是找到了线索。
画面中,突然有灯光匀速、快节奏地闪了两下。看着不起眼,可在他脑海里突然闪过:这个很像汽车遥控锁车时车灯的闪光。
根据这条线索,很快确定停车时间,也意味着抛尸的时间。就这样,案件的突破口打开了。
凭借着处处留心,他很快成了行内高手。2012年,省公安厅成立了以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谢贤能名字命名的“谢贤能视频工作室”,能加入的,都是浙江各地的视频精英,贾向红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1月,16日凌晨4点多,明珠路和福明路交叉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尽管监控拍下了肇事逃逸的车子,可限于画质像素,单帧画面很是模糊,无法看清楚车牌。于是,他对多张单帧画面拼凑叠加,从而发现了车牌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