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结账,很少有人去看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杭州的邓女士比较认真,前几天和一个五毛钱的零头干上了。
那天,邓女士去杭州百井坊巷的新庭记吃饭。结账时,收银员说388元。她付了钱,再拿小票核对。邓女士说,这是自己的习惯,就像点鱼时她会去厨房核对鱼头的大小。然后她很快发现:小票上的金额是387.5元。
她马上质问,怎么回事?结账单上是387.5元,怎么收了我388元?对方也不示弱,四舍五入啊,这都不知道!
邓女士很气,但想想小学就学过的四舍五入,她就没再说话。可回家再一想:消费的时候,什么情况可以四舍五入?商家可以不经消费者同意就进行四舍五入?邓女士决定向消保委投诉。
虽然只有五毛钱的标的,但工商执法人员很重视。前后至少打了15个电话,分别和餐馆、投诉人、律师进行沟通,并最终协商解决了这起投诉。
工商执法人员说,新庭记多收了邓女士0.5元餐费,且多收的餐费没有得到她的认可。餐馆方面尽管没有欺诈故意,但存在明显过错,即没有事先告知。
该执法人员说,从这个角度来说,邓女士的部分请求可以得到支持,但是全部免单是没有依据的。1月6日,在工商人员多次协调下,新庭记愿意针对“多收五毛”事件向邓女士道歉,并补偿188元钱。
浙江君安世纪律师事务所梅宁律师认为,新庭记在结账时没有口头告知消费者四舍五入计算法,且小票上载明金额与实际消费金额不符。所以餐馆不仅需退还0.5元,还需要承担已经产生的相关费用。
实际消费中,无论是餐馆、超市还是百货店,对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四舍五入,似乎是通行的做法。只是有些商家精确到“分”有的精确到“角”,新庭记精确到的是“元”。采访中,有的餐馆甚至说,“因为几毛钱无法输入店里的电脑程序”。
四舍五入的这五毛钱真的是理所当然吗?
下城区消保委副秘书长国平表示,商家使用四舍五入法,是有前提条件限制的,就是从最小面额货币开始计算。“第二套人民币的纸分币已经停止流通,但硬币分币还没有被取消,国家的货币单位还是元角分。所以只能在‘分’位后面进行四舍五入。”
打个比方。如果一件商品的价格为1.116元,商家可以四舍五入成1.12元;而一件1.16元的商品,就不能四舍五入成1.2元。“目前还存在分币、角币,新庭记就四舍五入到了‘元’,当然于法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