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图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一种新兴的“职业”悄然兴起——“放马”。所谓“放马”,即“放马者”购买木马病毒后,在外国留学生或者海外工作人员活动的QQ群内通过群消息散发,当电脑被植入木马后,QQ账号和密码就会被记录并发送到木马的后台程序,“放马者”获取密码后,再利用被盗号者的账号与其家属QQ聊天实施诈骗。
案例1
女儿电脑被“放马”QQ求助父亲垫钱
上月中旬的一天,家住河西某小区的李先生像往常一样,与远在加拿大留学的女儿通过QQ聊天。此时的李先生浑然不知,女儿的电脑被“放马”了。
“女儿”在QQ上求助说,她有一位好友王某的父亲在上海突患重病入院,王某匆匆回国前,将2万多元加币(约合14万元人民币)放在了自己这里,拜托她帮忙打回国内的账户。眼下加拿大的几家银行都在做系统升级,她未能将钱汇出去。王某的父亲急需这笔钱做手术,“女儿”只好请求父母先帮她垫上,并发来了王某的手机号。
当天下午,爱女心切的李先生来到银行,与王某取得了联系,对方称正在医院等着这笔钱做手术。李先生一看对方手机号码也是来自长沙的,更没起疑心。按照对方指定的账户,将14万元钱汇了过去。
“汇完钱,我想女儿在加拿大这个时间应该是熟睡之中,就没有打电话。直到晚上再上网与女儿聊天时,我才发现被骗了。”李先生说。
案例2
有视频仍是假的小伙被骗5000元
在国内的小伟(化名)经常利用QQ与在俄罗斯读研的女朋友小静联系。一天中午,他们像往常一样打字聊天。几句闲聊之后,小静发来视频邀请,小伟接只能看到小静的影像,听不到她的声音,小静说可能是声卡出了问题。当时,小伟并没太在意。
小静告诉小伟,她在国内的大学同学生了重病,急需5000元钱,但从俄罗斯往国内汇钱很麻烦,便问小伟能不能帮个忙,小伟爽快地答应了。之后,小静把同学的姓名和银行卡账号通过QQ发给小伟,小伟就去银行汇了5000元钱。
从银行出来后,小伟想来想去有点不对劲。自己和小静平时聊天的常用语是俄语,可这次小静一句俄语都没用,说话的语气也跟平时不太一样。小伟赶忙给远在俄罗斯的小静打电话,小静对借钱的事毫不知情。小伟顿时傻了眼:“我明明在视频中看到的是在学校宿舍里的小静本人,那5000元钱到底汇给了谁呢?”小静告诉他,自己的QQ号前不久被盗了,一些在国内的家人和朋友也都遇到了同样的事情。
骗术揭秘
盗取QQ号+打时间差
目前,骗子把QQ行骗的重点转移到了海外留学生和他们国内的家人身上。一来使用网络进行联系是二者之间的主要沟通方式,二来双方远隔重洋,可以打时间差,正好便于行骗。
记者从腾讯客服处了解到:在这类案件中,骗子首先加留学生为好友,和留学生视频通话,将对方的视频录下来。随后,骗子利用盗号木马盗取QQ账号,以留学生的身份与其亲属聊天,播放提前录好的当事人视频影音文件,同时以话筒、声卡坏了或是网络信号差为由,要求边打字边视频。由于骗子编撰了各种“急需钱”的借口,而亲属们又比较关心远在他乡的留学生,自然也就失去了警惕性。他们只相信“眼见为实”,殊不知最终还是落入了骗子的陷阱。
防骗提醒
电话确认“急需钱”真伪
事实上骗子的行骗手段并不高超,他们只是抓住了留学生亲属们关心留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得逞。民警提醒,对付这类诈骗的应对之道是:留学生首先应维护好自己的QQ等聊天工具;定期使用杀毒软件对电脑杀毒,并定期升级杀毒软件;不要随意接受陌生人传来的文件,那些文件很有可能是盗号木马病毒;此外要经常修改自己的QQ账号密码,尽可能地将密码的安全系数设置得较高。
此外,若在QQ中遇到急需钱的求助,亲属们应沉着冷静,先进行电话确认,在了解情况后再打钱。要是一时半会联系不上孩子的话,亲属们应和学校的老师和孩子身边的同学朋友取得联系,再见机行事。留学生平时应多与国内亲友保持联系,记得将老师和好友的电话号码告诉亲属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