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教师发现教材37处错误 接受道歉后仍要告人教社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12-23 16:08:46
 

  彭帮怀

  人教版小学教材(上图)称盘古“昏睡了十万八千年”,而苏教版小学教材(下图)则称“昏睡了一万八千年”

  近日,一个叫彭帮怀的老师,瞬间闻名全国,因为他发现,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初一语文课本有37处错误,甚至把“劝慰”写成“权威”,怀疑是用拼音输入时造成的低级差错。

  舆论哗然,人教社十分罕见地道歉,连他自己也有点没想到,因为,他当教材“啄木鸟”已有6年,以前他曾多次反映教材差错都无人理睬,他为此甚至告到法院,遭遇过种种艰辛。

  22日,彭帮怀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接受道歉后仍要告人教社

  记者:人教社在官网道歉后这几个星期,事情有什么进展?

  彭帮怀:我投诉的是彩色版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这是新版本语文教材,随着七年级学生的升级,不断更新教材。

  道歉信发出几天后,很多权威媒体都做了报道,人教社派3名同志来郑州,接我去北京,到人教社总部,与该社领导座谈,他们反复道歉、解释原因,说这是工作失误,要改进。

  12月17日,我收到了人教社寄来的几份材料:一份是《勘误表》,上面列出了6处差错;一份是人教社发给全国使用这套教材的学校的《致歉信》,希望学校能配合,将《勘误表》转发给相关老师。

  人教社社办也给我写了一封亲笔信,信中表示,正统计需要印发《勘误表》的具体数量,确保使用教材的所有任课老师人手一份。

  上周,我儿子读书的学校,已经收到《勘误表》了。

  记者:对人教社的做法,是否满意?

  彭帮怀:我反映教材差错已有6年,当“啄木鸟”很难。这次人教社的做法,是积极的,我很高兴。但我认为,只有道歉是不够的,应该将勘误表发到每个学生手中。现在已经发到每个语文老师手中,也很不错了。

  不过,我仍然会坚持状告人教社。

  发现40处差错仅纠正6处

  记者:为什么坚持告?

  彭帮怀:因为这本教材差错真的太离谱了,错得难以想象。为了千万青少年,必须告!

  就这一本教材,我之前发现了37处差错,最近辅导学生,又发现了3处差错,共有40处差错,有错别字、有常识性差错、有前后矛盾,也有语法错误。

  记者:为什么人教社发的《勘误表》只纠正了6处?

  彭帮怀:这是我最不满意的地方!人教社只纠正了最明显的差错,比如将“沐浴”的“沐”字写成了“沭”。这种差错,一般人都能看得出来,人教社就改了,其他语法、常识差错,他们觉得有争议,至今不改。

  比如,教材第67页注释中,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复称北京”。“复称”的意思是,恢复之前的称呼嘛,但“北京”是新起的名字啊,1949年9月21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北平改名北京,也不说“复称北京”。

  又如第77页中说“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说溪水“清澈”时应是三点水的“洌”,表达寒冷时如“寒风凛冽”时才用两点水的“冽”。

  曾被学生用错误教材“纠错”

  记者:你是怎么变成教材“啄木鸟”的?

  彭帮怀:我硕士毕业后,在大学兼职教书,闲暇时间,就办了一个作文辅导班。有次给学生讲解时,指着一位学生的作文说,把前引号和文字放在一个方格中,是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这名学生随即拿出了语文课本,指着里面的一句话说:“书上就是这样写的!”

  我很惊讶,连忙拿起学生的课本看,果然,在书中“作文书写示范文本”中,确实将引号、文字放在了一个格子里。

  我对文字、语法、标点符号等研究较多,自以为很懂。当着很多学生的面,被学生“纠错”,我很尴尬,但我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作为一名老师,要维护教材的权威,要让大家信教材,否则孩子们会不爱学习。

  我也想起,我读小学时,语文教师把“上谏”读成“上柬”,把“瞠目结舌”读成“堂目结舌”,我也曾相信“权威”,导致这些错误读法一直到读大学才慢慢纠正,被同学嘲笑多次。所以现在我既然发现了这些错误,就不能允许它继续存在。

  11次告教材错误没赢一次

  记者:教材出错,该找谁呢?

  彭帮怀:我开始以为,这事很简单,有错必改嘛,这是教育、知识界的事情,又不涉及恩怨情仇。

  我曾发现江苏教育出版社的一本教材上有68处差错,就立即写信到出版社,没回音。打电话过去,经过多次转接,一位编辑很不耐烦,说我指出的错误不是错误,只是认识上的不同,都有争议。

  我很生气,写信到教育部,最后教育部行政复议办公室回函说:出版物的有关内容是否存在差错,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机构进行鉴定、处理。你们反映的有关问题,我们已经转请有关教材审定机构研究处理。你们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直接向有关教材审定机构或者出版单位反映有关问题。

  找谁去审定这教材是否用法不当呢?教材审定委员会是个临时机构;找到国家语委,工作人员也说,他们一般不对个人审定教材。明知道课本里有问题,可就是找不到权威机构鉴定,我气不过,就想,干脆去法院起诉。

  记者:找不到机构鉴定,到法院起诉也没用啊。

  彭帮怀:起诉当然不顺利,6年来,我为教材告了11次,有8次根本就不被法院受理;有3次法院判决了,都是我败诉。

  记者:这次还要继续告人教社?

  彭帮怀:以前败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机构鉴定,现在人教社已认错,看你法院怎么判。

  被骂过无聊自认为有意义

  记者:看了你指出的40处差错,感觉有些是可改可不改的。

  彭帮怀:全国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上亿人,很多省份使用人教社教材,超7成,数目巨大。对孩子来讲,没有哪本书像教材一样,要反复阅读,重复使用,特别是农村孩子,可读的书少,教材是他们了解世界的主要甚至唯一窗口,多重要啊!

  书是人编的,有差错很正常,按我国《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的规定,差错率不超过1/10000的图书,编校质量属合格。但教材太重要了,最好是零差错,以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从这个角度来讲,说我“吹毛求疵”,我认了,我希望这辈子就跟教材杠上,不断给教材挑刺。即使有人骂我,说我很无聊,我也会觉得很光荣,我觉得这事做得很有意义。

  记者:你觉得一直权威的教材,为何会出现低级差错?

  彭帮怀:20年前使用的教材,是没有这些差错的。2000年后,教材版本增多,错误开始多起来,连人教社这么权威的机构,编写的教材都能出现这种差错,很多人跟我一样惊讶,也有些失望。

  记者:怎么减少这种差错?

  彭帮怀:现在教材版本很多,强调编者的责任心是必要的,但应该强化问责,不仅是出版社内部问责,应该由教育主管部门问责。差错太多后,应该实行教材召回制度。

来源: 羊城晚报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