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电子商务异军突起,物流业呈井喷的发展态势,人们的生活和物流业息息相关。然而在我市,快速发展的物流业却不得不面对“高开低走”的困局。那么,如何突围?
“小散乱”现象比较突出
“你们这样占道停车,我们要是撞上了怎么办?”近日上午,当记者来到景星路与东岳路十字路口附近,采访物流企业时,正遇到一市民向老板抱怨乱停车现象。“我们也没办法,场地比较小,大点的货车开进来就把道路占了。”老板一边说明情况,一边无奈地赔不是。
走进办公场所一看,不足50平方米的店面里,除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台电脑以外,到处摆满了货物。两名工人正忙着把货物装上车,老板则在一旁清点数目。他表示,虽然干这行近5年,但是规模一直比较小,主要接一些零担业务。
在江碗线虎山大桥附近,10多家物流企业扎堆在一排平房内。房子前坑坑洼洼的空地上,停着许多等待装卸货物的大货车。物流企业之间有一家垃圾收购站,门口摆满了废旧汽车零件和废品。另外,还有一家石材加工厂,门口堆着的石料和厂区不断飘出的粉尘,让原本就十分杂乱的环境,显得更加不堪入目。
记者从市服务业办了解到,目前我市大大小小的物流企业70多家,但真正上规模的企业不到10家。
发展陷入低层次僵局
“不出车就要空耗着,出车却赚不到钱,有时还要倒贴。”面对采访,宏顺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振华大倒苦水。虽然已在物流行业摸爬滚打了10多年,但是看着如今的形势,他有些沮丧。他说,现在的运费与几年前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增长,但是汽油、人工、房租、水电等成本却在上涨。张振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载重40吨的货车跑一趟杭州,成本大约6000元,也就是说运费要每吨150元才能保本,但现实价格却大大低于150元,有时甚至每吨在100元以下。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盼着回程能带些货物补贴开支。让他感到无奈的,还有日益激烈的竞争。“物流企业越来越多,为了拿到单子,同行之间常常进行恶性竞争,大打价格战,最终导致生意越来越难做,利润越来越低。”他摇着头说道。
采访中发现,许多物流企业都有张振华一样的苦恼。“其实,说到底我们现在还只是低级的货运阶段,而不是大物流的概念。”一位企业负责人直言不讳,“物流业是集运输、仓储、装卸、配送、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我们现在仅仅充当低层次的搬运工角色。”
物流业亟待“破茧”突围
物流业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投资吸引力、方便百姓生活等方面,起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相比于前些年的红红火火景象,目前我市物流行业已陷入发展僵局,对照先进地区的物流发展状况,无论是空间规划、平台搭建,还是基础设施配套、人才培养与引进,都有不小的差距。
如何让物流业“破茧”突围?业内人士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信息化平台。采访中,很多企业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货源问题。最令他们纠结的是,如果货物装不满一车,如何去寻找其他货源来补充?大多数负责人都是凭着自己的关系网去联系货源,如果能够找到补充货源,那就是运气好;如果实在找不到,也只能够核算成本后硬着头皮发车。统一的信息化平台,能够帮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继而整合运力,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同时,加强对物流企业的管理,提高准入门槛势在必行。长期以来,我市物流企业处于无序发展状态,既缺乏统一监管,也未出台行业标准。由此造成的恶性竞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破坏。广大物流企业应树立抱团发展的理念,开放包容,探索建立行业协会,努力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