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人民日报:“清”字回归是对传统节日的尊重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9-17 08:05:30

  清风竞逐,是改作风成果的显现,也是对传统的尊重与回归,彰显中秋佳节之“佳”

  中秋将至,北京“最堵九月”开始发威。但据市民反映,无论是拥堵时长还是拥堵程度,今年都较往年有所下降。在中央关于风清气正过“两节”的号召下,不仅那些以请客送礼为主的外地进京车辆大为减少,天价月饼、豪华节礼等也已大失风头、少了市场。

  说到中秋,月饼可谓象征符号。然而,这远非其全部的文化内涵。中秋为佳节,更在一个“清”字。“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正是因为风清可醒脑、月明可鉴心。中秋赏月,赏其清明、清爽、清丽,不仅是对天伦之乐的向往、对时序更替的感喟,更有一份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这才是中秋深层次文化意义所在。

  然而,这些年来,一些人却将中秋这个清朗的节日,看作趁机送人情、拉关系的“良辰吉日”。于是,公款请客送礼者找到了借口,私下利益授受者寻得了契机。借着中秋名头“放松放松”,变相吃喝玩乐;打着节日旗号“意思意思”,模糊贿赂界限;利用节日大操大办,各种庆典、晚会铺张奢华;趁着节日滥发福利,以让纪检监察部门雾里看花……中秋之清,淹没在觥筹交错中,迷失在迎来送往里。流风所及,反而让天上的明月,显得格外空寂落寞。正如冯骥才所感叹:我们节日的内涵被偷换了。

  这样一个美好的节日,怎能任由“四风”蔓延?今年中秋,八项规定执行力度不减,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展开,无论是央视中秋晚会改在体育场进行,还是五仁月饼讨论热度超过天价月饼,都让人感到“清”字的回归。清风竞逐,不仅是改作风成果的具体显现,也是对传统的尊重与回归,更能彰显中秋佳节之“佳”。

  我们往往以过节之“节”,比兴廉洁之“洁”。中秋节,更当变成“中秋洁”。中央纪委日前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剑指两节期间的不端之行;各地各部门也多有举措,坚决刹住公款送礼、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越是节日临近,改作风越是不能松了劲、散了神,牢牢把紧四时八节这道关口,长此以往,坚持不懈,社会风气定能有一个大的改观。

  有民俗学家认为,节日是对日常生活的抽象。一个节日,代表的是一段浓缩的时间。比如,因苦于行旅而无法随侍亲侧,所以我们用中秋来补偿一季乃至一年的歉疚。也正因此,节日更可成为亲情发育、风气培育的一个支点。中秋将临,国庆接踵而至。扬清抑浊治“四风”,以党风政风之进展,推动民风之清、世风之清,正是最好契机。

  中秋意蕴在于“清”,中秋之外,更该让“清”成为一种文化。有人说,如今,很多节日都该改成同一个名字——送礼节。要防止端午的粽子“异化”、中秋的月饼“变味”,或许都该存一份清气、多一份清雅。而要改进作风、清新政风,更需让权力如“冰壶浮世界”,清清朗朗、清清白白。当崇清成为一种政治风骨、社会风尚,中秋的文化意义才可谓得到真正的传扬。

  “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竞;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清风明月虽不用一钱买,却更是无价之珍。中秋佳节取一“清”字,清风明月相伴,定是和美之期。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张铁 编辑: 黄鑫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