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财经频道 > 国际金融
资本账户尚未放开 美退出QE对华影响有限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7-15 10:04:51

  放?收?

  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近日表示,美国量化宽松政策(QE)迟早要退出。但美国应认真考虑其政策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并把握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时间、节奏和力度。由于中国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措施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冲击料将有限,但其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却有可能因此受到连累。

  1美国为何又想收手

  从今年5月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首次放风将退出量化宽松,并在6月明确表示将削减购买资产规模后,在全球资本市场掀起了一场大地震,不仅黄金、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出现大幅调整,而且出现大规模资金逃离新兴市场的趋势,导致新兴市场股市债市全面下跌。

  美联储在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仅半年时间,就突然宣布要逐步退出,究竟是什么原因?对此,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张茉楠对本报记者表示,首先是因为美国经济整体复苏的态势和速度比想象要快。反倒是包括金砖四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都出现结构性问题,其经济增长近来都呈下滑趋势,这也是伯南克为什么有底气抛出政策调整信号的主要原因。其次,美国复苏不可能完全依靠货币刺激,而且实践证明货币对解决就业问题没有特别大的帮助,所以美国现在要在长期实施量化宽松的代价与好处之间做出权衡。由于量化宽松完成了美国应对金融危机以来的任务,所以必须在恰当时期退出。第三,后危机时代,美国货币政策就应该着眼于中长期调整,这不是低利率和量化宽松能解决的,这是美国调整量化宽松政策最重要的背景。

  2发展中国家受损

  “美国经济复苏为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楼继伟指出,但是同时应该看到,美国的货币政策是全球外溢性的政策,会产生全球性的影响,金融市场发展不够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冲击可能会比较大。

  “美国所有的货币政策都是金融自利主义,都是以美国为中心,是不会考虑溢出效应的。”在张茉楠看来,金融危机以来一个很大外溢效应就是直接导致欧债危机,因为欧债危机恶化,大量全球资本再次汇聚到美国,美国借助欧债危机完成了自身调整。而美国这一轮货币政策调整最大的外溢效应就是对新兴经济体的冲击,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导致全球融资成本上升,而融资成本又决定了全球资产的重新配置。所以尽管美国尚未加息,但是5月以来,全球金融资产价格都出现了大幅调整,大量金融资本逃离新兴国家回流到美国市场。所以,美国货币政策的出发点都是考虑到如何有利于美国经济调整,以及金融和实体经济复苏,中国是不可能从美国货币政策上受益。

  然而,伯南克近日再次表态,在可预见的未来,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美国经济所需要的。这似乎表明量化宽松并不会很快就退出。

  对此,张茉楠分析认为,美联储一贯的方式是进行预期管理,通过并没有实质性动作的政策沟通来释放信号,从而改变市场预期。美国在退出的过程中不断打乱市场预期,也恰恰表明退出量化宽松是非常难的,因为这几轮量化宽松所沉淀的资金和成本太大了,如果采取休克疗法或直接退出,就会对全球经济产生相当大冲击。

  3对中国市场冲击可控

  尽管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对中国金融市场带来冲击,但是这种影响仍然是可控的,中国有能力应对由此带来的冲击。

  “由于中国金融体系基本上不允许跨境资本自由流动,所以美联储退出计划对中国的影响有限。”央行副行长易纲认为,中国已为应对这些风险做了充分准备。中国有充裕的流动性,存款准备金率也较高,因此应对这种挑战有足够的缓冲余地。中国政府要求本国银行预留更多应急准备金,这些银行将有能力应对短期信贷紧缩局面。

  “既然我们无法改变美国货币政策的步伐,就要事先构建好金融防火墙。”张茉楠表示,一旦出现资金外流就应该采取短期应对措施,比如临时资本管制,金融市场管控利率,不让美联储的利率调整对中国的利率和汇率产生更大冲击。此外,中国也正在着手制定应对美国量化宽松退出的一系列政策储备,应该针对不同的结果,采取不同方案,尤其是要做好最坏结果的准备,这样才能有备无患。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